“呃,我家在齊齊哈爾。”
“那離得可近。真是遇到親人了!您看,我得拜托您多關(guān)照了。”
以上這段對話,發(fā)生在北京一家中型網(wǎng)絡(luò)公司人力資源部經(jīng)理喬先生和應(yīng)聘面試者之間。喬先生把對話轉(zhuǎn)述給《生命時報》記者后,無奈地笑了笑:“大學生在面試的時候跟我們攀關(guān)系、套交情是常見的事,尤其是那些外向、活躍、善于交際的大學生。其中最常用的手段,一是打‘老鄉(xiāng)’牌,二是打‘校友’牌。”
喬先生表示,他很理解這種“套交情”的做法。“畢竟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一旦兩個人之間有了‘鄉(xiāng)情’或‘校友情’,對方再請托你辦點什么事,你很難拒絕?梢哉f,從古時候就是如此。所以,大學生們耳濡目染,能看到或聽到很多因為‘套交情’而辦成事的例子。于是,他們也會用這種方式來跟考官拉進距離。”
“然而,”喬先生話鋒一轉(zhuǎn),“面試考官代表公司征召員工,他們的決定直接影響公司利益。如果招收的確實是人才,那公司獲得利益的同時,考官也圓滿完成了任務(wù);反之,如果因為對方是老鄉(xiāng)、校友,就把對方招進公司,考官就面臨了很大的風險。”所以,考官往往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會從嚴面試,將“老鄉(xiāng)”、“校友”的感情放在一邊。而應(yīng)試者如果真的在面試中一直套交情,就可能會增加考官的反感,甚至讓人覺得這個人善于鉆營、風氣不正。
“當然,如果應(yīng)試者確實很優(yōu)秀,那‘老鄉(xiāng)’、‘校友’的關(guān)系的確會給應(yīng)試者加分。但是,我并不主張應(yīng)試者主動套交情。如果是考官先提及這方面的話題,面試者回應(yīng)一句,讓考官知道你們是‘老鄉(xiāng)’或‘校友’,就足夠了。”
面試前先彩排幾次
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肖震宇
小梅是一名大四學生,再過三個月,她就要告別令人難忘的大學生活,踏入職場了。然而她現(xiàn)在卻充滿了焦慮?粗渌瑢W紛紛找到了“主顧”,自己卻一連三次沒有通過面試,小梅對自己充滿了懷疑。
當問及小梅為什么面試屢次碰壁時,她有些委屈地說:“面對考官時,我會緊張。而且,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去觀察考官。我覺得,如果考官笑或者點頭,就是對我的認可;如果考官板著臉或是皺眉頭,就是對我不滿意。我希望能通過考官的反應(yīng)來調(diào)整我的溝通方式。但那些考官都總是面無表情的,還經(jīng)常問出一些刁鉆的問題。我很懷疑他是不是在故意為難我,結(jié)果我越是懷疑,越是緊張……”
避免面試時緊張的最好方法就是事前多做模擬練習。找同學或親友模仿考官,而你則認認真真地“彩排”幾次。通過反復(fù)練習力求做到說話不緊張,并且能控制好時間和節(jié)奏。如果你實在不方便找人和你一起練習,你也可以自己演練,假想有一個考官在對面,自己只要把準備回答的問題大聲說出來就可以,如自己的簡歷、專長、職業(yè)設(shè)計等。
此外,在面試時沒有必要對考官的反應(yīng)過于敏感。記住,考官只是代表他所在的公司和職位來考核你,如果你的條件符合公司和職位的需求,你就能被聘用;考官本人的反應(yīng),則不需要你過多地去注意和揣摩。當然,如果在你回答問題的時候,考官做出了看時間的動作,那可能意味著你的回答有點長,你需要節(jié)約時間了。
至于考官問出了刁鉆的問題,并不代表他不喜歡你,而是故意要給你施加壓力,看看你在面對壓力時的反應(yīng)如何,以考察你的素質(zhì),你只需要盡全力回答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