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專題專用>>|
德化陶瓷產品——瓷器

發(fā)布:2007-8-3 17:16:28  來源:  [字體: ]

德化瓷器有青瓷、青白瓷、白瓷等;瓷器裝飾以藝術釉、彩瓷最具特色;按用途分有日用瓷、工藝美術瓷、工業(yè)用瓷等。


一、青瓷青白瓷白瓷


(一)青瓷


德化于唐代始制青瓷。制作時,坯體上施含有鐵成分的釉,還原氣氛燒成,由于鐵的呈色作用呈現青色。德化美湖唐代墓林古窯址的器物青瓷小碗、小碟碎片為手拉坯制作,旋削痕跡明顯,胎質較粗糙,足底無釉,器物內外釉色呈青灰、泛黃綠。北宋時代,德化青瓷胎質呈白色,略帶灰、黃,胎質堅致,釉面光亮,胎釉結合緊密。


(二)青白瓷


宋、元時代,德化窯燒制的青白瓷,坯料潔白純凈,鐵、鈦元素含量少,以高溫還原燒成。產品淡青顯白,胎體薄而堅致,釉層較薄,晶煢潤澤。瓷器品種以盒類居多,其次是盤、碗、瓶等。器物造型精致,富有地方特色。裝飾以刻劃和模印并重?虅澥⑿芯聿、篦紋,還有扎菜團花、蓮花、牡丹等圖案。模印圖案豐富多彩,紋樣有花草、蜂、魚等,構圖疏密有致,層次分明,裝飾華麗。


南宋時代,器物品種增多,造型上有明顯變化,裝飾上出現了壓印的菊花瓣紋。元代,青白釉呈水清色,釉厚處呈淡綠色,光澤度較高。裝飾上大量使用器外模印堆貼方法,以瘦長的蓮花瓣和纏枝卷草為盛行,還有蝶、花、飛鳳等。


德化當代青白瓷產品胎釉白中泛青,晶瑩明亮,溫潤如玉。


(三)白瓷


德化白瓷以含鐵量低的瓷坯施以透明釉燒制而成。宋代開始燒制,明代嘉靖、萬歷年間達到鼎盛。清至民國,德化生產的白瓷多數裝飾為彩瓷。


新中國成立后,德化研制生產的建白瓷可與明代“豬油白”相媲美,建白瓷系列還有瑩玉紅、玉白瓷、珠白瓷、凍玉瓷等(因廠家采用的原料所含成分及燒成制度不盡一致,產品各具特色而分別命名)。高白瓷釉面晶瑩,胎釉潔凈無瑕,具有現代氣息。瓷質白度接近高白瓷的還有骨質瓷。德化白瓷在世界上享有極高聲譽。   


1.中國白(象牙白、豬油白、孩兒紅)


明代,德化瓷民采用優(yōu)質高嶺土等原料經過反復研制實驗,生產出瓷質致密、滑膩如脂,整體晶瑩剔透的新瓷種,產品銷往國際市場,被視為珍品而競相購藏,外國人稱之為“中國白”。在燒制的過程中,由于條件限制,末能充分掌握原料的化學構成和完全擰制燒成制度,在燒成制度不完全一致的情況下,燒成產品瓷質相同,瓷色略有不同,又分別稱為象牙白、豬油白、孩兒紅等。


象牙白  明代德化白瓷珍品,瓷色白中蘊黃,宛如象牙,故名象牙白或稱象牙瓷。


豬油白  明代德化白瓷珍品,其釉質瑩厚細膩,潤如油脂,胎白質堅,胎釉結合緊密。


孩兒紅德化孩兒紅是一種窯變瓷,為明代德化窯白瓷中的極品。它是器物在高溫燒成時由于窯內位置或溫度不同,偶爾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氣氛下產生的窯變。孩兒紅釉面瑩潤光亮,器物白中蘊紅,在光線下肉眼看去猶如嬰兒粉嫩透紅的肌膚。“孩兒紅”成者甚少,傳世更稀。


2.高白瓷


南宋時代,德化家春嶺(三班橋內)、太平宮(丁墘梅墘山)等窯場制出白度較高的白瓷。1956年,德化新建瓷廠廠長王建智組織技術員郭光印、李懿風、徐金川等研制高白瓷。研制組采用金竹坑高嶺土、觀音岐優(yōu)質瓷石、仙游長石等原料反復試制。于1958年研制成功。產品以高溫還原燒成,胎質細膩堅致,釉色雪白,胎釉一體,經國家輕工業(yè)部測定白度為88.8度。1959年.德化瓷廠亦成功研制高白瓷。同年“十一”,選用高白瓷材料制作浮雕建蘭杯茶具等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禮品瓷。高白瓷材料用于生產各種高級日用瓷、高檔藝術瓷。以其制作的薄胎產品,半透明性好,高雅美觀。


3.建白瓷


1960年,福建省輕工業(yè)廳研究所陶瓷研究室決定研制明代名瓷“豬油白”。陳瑞忠為項目負責人,林文啟為主要具體組織實施者,研制期間逢國家困難時期而幾度中斷,直至1965年終于獲得成功,命名為建白瓷。


建白瓷經氧化焰燒成,產品質如脂玉,色調柔美。由于瓷質較軟,大件與平面產品易變形。初期僅應用于雕塑藝術瓷和花瓶、香爐等陳設瓷與文具、酒具、茶具等小型實用瓷,1975年,德化瓷廠經改進配方并建成專用電熱隧道窯.成功批量生產建白瓷高級中、西餐具。先后為國家創(chuàng)制多批禮品瓷和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專用瓷,1984年獲輕工部優(yōu)質產品證書,1985年獲國家銀質獎。


屬建白瓷系列的有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蘇清河成功研制的瓷質接近明代“孩兒紅”的瑩玉紅及瑩玉白等優(yōu)質瓷;有德化愛德華陶瓷研究所林睦殿研制的不亞于并有別于豬油白質感的玉白瓷;有德化瓷廠劉萬屆研制的如淡黃玉石的寶石黃瓷;有德化金珠陶瓷研究所王金堆研制的具有桂花色的珠白瓷;有德化明龍?zhí)沾裳芯克挠裰牛挥械禄窃绿沾裳芯克S宇星的凍玉瓷等。


4.骨質瓷(骨灰瓷)


1982年后,德化確部分陶瓷企業(yè)先后以磷酸鈣作熔劑配以高嶺土、長石、石英等原料研制生產骨質瓷。白度一般可達80度以上,具有釉面光亮平滑,瓷質輕等優(yōu)點。


二、藝術釉彩瓷


(一)藝術釉


l.顏色釉


利用釉中摻入的不同金屬氧化物為著色劑,在一定燒成溫度和火焰氣氛中呈現不同色澤的釉稱顏色釉。 一般應用于陳設瓷和日用瓷產品,入窯一次燒成。宋、元時代的黑釉、醬釉都屬于鐵系釉產物,其他色釉甚為少見。清代光緒年間所作的可供插花插物的青蛙壁掛,蛙體綠釉,色彩鮮艷,眼點黑釉,黑光閃亮,造型生動。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德化應用稀土和有關發(fā)色原料配制的色釉有鮮紅、桃紅、粉紅、大黃、桔黃、淡黃、黃綠、天青、粉青、翠青、灰青、淡青、天藍、深藍、淺藍、紫金藍、海碧、濃綠、淺綠、碧綠、青綠、翠綠、紫紅、茄皮紫、玫瑰紫、艷黑、赤褐、黃赤等數十種單色釉,呈色穩(wěn)定均勻,色彩鮮艷、面釉晶麗、瑩潤欲滴,單用或綜合應用于各種藝術陳設瓷和大批量的出口工藝瓷。


黑釉  最早出現于南宋時代的德化蓋德窯,采用陽山鐵礦富含鐵元素的風化礦物配制而成。德化產品白瓷胎黑釉,釉層較薄,器物口沿上有一圈規(guī)整的白釉,黑白對比,頗為別致。清代的黑釉僅散見于一些有把油瓶,無把裝酒瓶、蓋罐和油燈具等產品。民國末期,德化示范瓷場徐其中曾研制黑釉試用于酒具,但未批量投產。當代黑釉應用于高檔藝術產品。蘇清河研制的黑釉,呈色濃艷、明亮如鏡。用以創(chuàng)制的花瓶、筆筒、筆洗、香爐等各種具有藝術觀賞性的產品,加上工筆花鳥、龍風等金描裝飾,黑地金彩、光彩熠熠,為國內外上乘黑釉產品。


醬釉  又稱赤釉,南宋醬釉器物,多屬民間常用的瓶罐、燈具等較粗放用品。民國末期,德化曾采用赤泥配制赤釉,色澤赤中帶黃,呈色不太均勻,稱赤土釉,用于痰盂、臉盆等較大型產品。1957年,德化瓷廠所配制的醬釉則施用于水龍頭、燭臺等產品。1980年后,醬釉多數應用于各種花瓶、花盆、掛盤、壁飾、煙缸、衣鉤和瓷雕托座,通過色彩對比襯托出穩(wěn)重大方的視覺藝術效果。


2.辣椒紅


紅釉是高溫色釉燒制的釉種,色澤純紅鮮艷,呈色均勻一致。沒有出現斑點、散暈、苔片等現象。德化瑩玉藝術陶瓷研究所于1994年研制成高溫純色大紅釉,達到發(fā)色一致,濃艷鮮麗、高潔無瑕,紅如辣椒的效果,故名辣椒紅,用以精制各種高檔藝術系列花瓶等產品,并運用其獨家精巧的漆線貼金或工筆描金特藝技法裝飾,作品華麗生輝。德化德藝陶瓷研究所于2000年成功研制的大紅釉,色彩鮮艷奪目,后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鐵映賜名為中華紅。


3.變色釉


是一種利用稀土配制的藝術釉,其主要發(fā)色元素為氧化釹,這種紫色釉,在紅、白等不同燈光及光線強弱環(huán)境中,能發(fā)生深紫、淺紫、紫紅、藍紫等多種色彩變化。德化主要應用于陳設藝術瓷,與其他色釉綜合施用,藝術效果更佳。德化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以其所制的變色釉,巧妙應用于《變色魚瓶》等多種瓷雕藝術品,1994年在中國科技之光新產品博覽會上獲得金獎。


4.結晶釉


釉料中加入適量鋅、錳、鈦等結晶形成劑,在高溫作用下,釉熔融后達到飽和程度,經過嚴格控制冷卻過程,形成品核,進而形成晶花,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加上各色底釉的襯托,高雅亮麗。德化瓷廠的鐵紅結晶釉,第二瓷廠、華玉陶瓷研究所、二馬陶瓷研究所、德藝陶瓷研所生產的硅酸鋅、鈦酸鋅結晶釉各縣特色。


5.銀絲釉


銀絲釉是一種窯變釉。南宋時,蓋德碗平蒼窯已生產銀絲釉茶盞。1982年,德化東漈瓷廠的蘇清河,采用富含氧化鐵的天然礦物研制成功的銀絲結晶釉新品種,在黑褐色的底釉上,折出勻稱絢麗的細條狀和星點狀的銀灰色花紋,如垂絲,似珠點,猶如煙花散射濺落,又似秋菊凌霜怒放,既具“兔毫”之雅,又得“油滴”之貴,被稱為德化白瓷的黑牡丹。因其銀灰色線條狀結晶如絲,故名銀絲釉。其項目成果獲泉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其所制的銀絲釉寄艷花瓶,1984年在全圍陶瓷工藝美術評比中,獲優(yōu)秀創(chuàng)新作品等獎,在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中又獲優(yōu)秀創(chuàng)作設計二等獎。銀絲(天口)釉“菊魂”作品獲全尉工藝美術大帥精品博覽會金獎。


6.開片釉


又名裂紋釉,系采用具有比坯體熱膨脹系數高的釉,在燒成后快速冷卻過程中使釉表面產生裂紋,形成各種美觀的紋樣,再加以人工上色而成的釉種。清初,德化三班“月記窯”已生產開片釉。


1980年初,東漈瓷廠蘇清河研制高溫白瓷開片釉成功,既有小開片,又有大開片,具有裂紋均勻、紋理清晰、色調柔和,不傷胎骨,口沿和內釉不裂釉的特點,格調明麗清雅,古樸雋永,繼而又研制出藍、綠、赤等各種顏色開片釉,產品豐富多彩。尤其是利用兩種不同原料,以兩次上釉和手工點畫手法制成大小開片相結合,大開片為底釉,小開片形成龍風或花鳥等圖形,極具藝術韻味。白瓷開片釉產品先后被選為全國科技成果匯報展覽和中國陶瓷首次赴美國展覽的展品。1980年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此外,德化瓷廠和其他瓷廠也曾生產過開片釉產晶,主要應用于各種豈術陳設瓷。


7.流動釉


又稱花釉,制作時,在上一層底釉的坯體上,涂噴各種含有不同發(fā)色顏料的流動釉。由于流動釉熔點較低,在燒成過程中,釉沿著制品的表面流動,并與底釉熔融混合,色彩同時相互滲合,形成流暢的動態(tài)各異的優(yōu)美紋樣,產生人工難以描繪的特殊藝術效果。


1980年,東漈瓷廠大批生產花瓶、煙缸、水仙盒等陳列瓷投放市場。龍潯陶瓷廠曾作為主產品大批量生產,其中,以花釉的駿馬和海螺茶具最為出色,1985年,流動釉《海螺茶具》在農、牧、漁業(yè)部聯合舉辦的全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產品評比會上獲得優(yōu)質產品獎。


(二)彩瓷


德化彩瓷以青花、五彩、粉彩最著名。


1.青花瓷


青花瓷是一種釉下彩繪。明中晚期,德化窯開始燒制青花瓷器。它使用富含氧化鈷的礦物為顏料,在瓷坯上進行彩繪裝飾,再罩以透明釉,入窯高溫燒成。青花彩飾永不褪色,水不剝落,具有幽雅清新明快的藝術境界。至清康熙、乾隆年間,德化青花瓷生產進入全盛時期,窯場達177處,占總窯場數的4/5強,窯場以城關一帶最為密集。德化窯生產的青花瓷器品種繁多,以日用瓷為主,主要為碗、碟、盤、瓶、香爐等。青花圖案取材豐富,有人物、自然景物、動物圖案、植物圖案。當代的青花裝飾多應用于高檔瓷產品。德化瓷廠、第二瓷廠所作的花鳥花瓶、構圖精美、畫工精細,東漈瓷廠的開片釉青花山水花瓶、文具等產品也很有特色。


2.五彩瓷


德化窯五彩瓷是種釉上彩繪,先采用手繪法勾勒描繪出紋飾的輪廓,而后按圖案紋飾的需要,以平涂法,將赤紅、黃、綠、藍、紫等帶玻璃質料的彩色,施繪于器物的釉面上,在烤花爐中焙燒而成。明代中晚期,德化窯開始生產畫面紅藍綠的彩瓷。清至民國初期,五彩器物彩工相當精致,畫而有黃、綠、紅、藍、紫五種顏色,色彩以紅、綠兩色居多。所繪圖案取材十分廣泛,變化較多,畫風自然灑脫,樸實大方,構圖簡潔舒展,筆法自由豪放,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清末民國初曾生產過釉下五彩,其色彩不及釉上五彩鮮艷。當代個別廠家生產的釉下五彩,其色澤比清代釉上五彩更為亮麗。


3.粉彩瓷


德化粉彩瓷是在五彩瓷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的一種釉上彩,始于明末清初。先在白瓷上描繪紋飾圖案輪廓,而后在其內填上一層“玻璃白”,以所需的色料用乳香油調勻,再將色料填繪于這層“玻璃白”之上,而后用筆依深淺濃淡的不同需要填色,最后經“烤花爐”烘烤燒成。德化粉彩瓷裝飾題材主要是花鳥和人物兩大類。經過二次焙燒后的粉彩瓷,其花鳥山石和人物等紋飾上的每一種顏色顯得淡雅柔麗。清康熙、乾隆年間的粉彩花瓶、瓷罐等制作精美。20世紀50年代,德化瓷廠彩畫藝人林質彬用粉彩技法創(chuàng)制有各種花瓶、筆筒、茶具等。


三、日用瓷工藝美術瓷工業(yè)用瓷


(一)日用瓷


1.餐具


歷代以來,德化餐具瓷瓷質優(yōu)良,制工精細,品種齊全,造型美觀,裝飾精簡,是德化外銷瓷器的主要品種。產品既有各種造型配套的中、西餐具,也有日常家用多種規(guī)格的碗、盤、杯、碟、匙、盞、醬醋瓶、調味罐、筷架、牙簽罐、餐巾托、碗托、匙托等品種,其中碗類有漢湯、柳邊、繩邊、菊邊、荷口等各式造型的飯碗、而碗、湯碗和蓋碗、品碗、斗碗、鴨碗,以及帶碗托的參蓋碗等數百種,口徑大至63厘米、小至8厘米,盤類有各種湯盤、平盤、魚盤、異形盤,品類齊全。曾先后為北京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以及西藏、福建等地各大賓館特制配套餐具。1967年2月,德化瓷廠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特制釉下青花水仙配套中餐具,每套有大小熱菜盤、中小魚盤、品鍋、平盤、折邊湯碗、面碗、飯碗、加大匙、加二匙、小湯碗、套碟、醬醋碟、醬壺、醋壺、調味缸、大湯匙、煙灰缸等21種、276件(頭)。1984年為釣魚臺國賓館等特制360頭建白刻花玉卉中餐具和45頭建白刻花西餐具,先后獲國家優(yōu)質產品銀質獎和優(yōu)質產品獎。


2.酒具


元代,德化開始生產高足杯酒具。一般以杯瓶組成,杯無把,瓶有流、把、蓋,多數以一瓶八杯或十杯組成配套,造型有蛋形、直身、鐘形、六棱、八角等多種式樣及高足杯,瓶與杯的造型基本一致。貓瓶、雞瓶、象瓶,或以浮雕八仙人物、梅花為裝飾的八仙瓶、梅花酒具,以及仿占的爵形杯、犀角杯、牡丹杯等藝術與實用結臺的酒具。同時也有專供酒廠用以裝酒的各種無把酒瓶,或帶有欣賞意味的浮雕龍鳳酒瓶。為德化酒廠、金門高粱酒廠特制的酒瓶,用后可供作藝術陳設品。隨著當代時興飲用啤酒、葡萄酒,制有各種啤酒杯、高足葡萄酒杯等。


3.茶具


德化歷代以來制作大量茶具。宋代有茶碗,明代有大合壺,清代有提粱壺等。清代創(chuàng)制的青花薄胎品茶杯,薄如紙、白如玉,重僅10克,屬品茶精美用品。當代茶具追求輕小精巧,配套講究精致,裝飾追求清雅怡人。傳統(tǒng)茶具有各式橋壺、合壺、柿形壺、執(zhí)壺、六棱壺、八角壺、扁形壺、水平壺、平香壺、橫把壺、過濾壺、桃形壺、珠彤壺、瓜棱壺等,江中、茶中、蛋形、直身、竹節(jié)、菊瓣、桶形、八角、六棱等。茶杯有把或無把,以壺、杯、盤或加茶海、杯洗、茶閉(蓋杯)配套的有德士、香檳、香瓜、八仙、竹節(jié)、梅花、蓮花、迎春、迎賓、玉蘭、玉竹茶具等品種。1960年后,個人茶杯生產日趨高檔化,20世紀80年代成為人民大會堂、會議廳、賓館客房的高級飲品用具。紅旗瓷廠制作的新中杯,被選為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的用瓷。1980年,德化瓷廠采用高白瓷制作青花薄胎茶杯,杯中以仿齊白石的墨蝦為飾,瓷質高度潔白,杯中墨蝦游動如生、精美別致,深受國外客戶喜愛。


4.咖啡具


咖啡具一般由咖啡壺、奶缸、糖罐、杯、碟組成。體形比茶具高大,是德化外銷產品之一。20世紀50年代,外商提供樣品由瓷廠仿制,后即自行設計制作,造型更加美觀精巧,產品造型不斷創(chuàng)新,多姿多彩。德化瓷廠的炮彈式咖啡具、玉昌咖啡具,紅山水、黑山水新型咖啡具,在商品交易會上被外商以高價爭購。第二瓷廠的玉蘭咖啡具等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5.文具


瓷制文具是德化瓷器的傳統(tǒng)產品,硯臺、筆筒、筆架、筆洗、水注、鎮(zhèn)紙、印盒、彩色套盒、調色盤等各種造型實用高雅。明代的象牙白通花筆筒、浮雕水注,清代的博山硯臺、青花筆筒,別致美觀;當代文具造型裝飾各有特色。德化瓷廠的高白薄胎人物畫、山水畫筆筒,建白刻花填釉筆筒、印盒、彩色套盒,東漈瓷廠蘇清河制作的開片釉文具、浮雕梅花文具等,高雅獨特,集實用性、欣賞性于一體。


6.罐盒


瓷器由于具有耐酸堿、防潮濕、防蛀蟲,不受高溫、嚴寒影響的性能,適于貯藏物品。德化主要生產各種盒、罐等產品,盒為子母口合盒,有圓形、八角、心形、同心形、葉形、桃形、橘形等不同規(guī)格的造型,罐有闊口平蓋罐,蓋上有提鈕,鈕多為珠形、桃形、蓮花、水晶等造型,以及小口高頸套蓋罐。宋、元時期,德化外銷瓷中印花粉盒占有很大的分量,盒制作極精細,蓋面以滿花圖案印制,直徑大至20多厘米、小至8厘米,可供存放白水粉、胭脂等化妝品,或香料、藥物和糖果等食品,以及各種首飾品之用,F代的盒類產品,主要為首飾盒,款式與裝飾更加精美。歷代有鈕平蓋罐,主要用于貯存經炮制的中藥物和糖品、干果類等食品或食鹽,故分別稱為藥罐、糖罐、鹽罐,小口套蓋罐主要用于貯存茶葉及菜、豆、瓜、果等種子,故有茶葉罐、種籽罐之稱,小型者則用于裝藥散,稱為藥散罐。


除以上日常用瓷外,還有各種燈盞、燭臺,高足燈座、添油瓶、牙杯、臉盆、皂盒、象棋子、圍棋子等,式樣多彩、各臻其美。此外,還有各種衣鉤、帽筒、痰盂、煙缸、瓷夜壺、研磨藥物的研缽等。1952年,德化瓷廠制作的帶蓋開水桶,具有一定保溫和清潔作用。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