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獲悉,即日起中國國家博物館將在省美術館二展廳展出二十件國家一級文物琺瑯彩瓷的高仿品。據介紹,此次來蓉展出的展品是從三十萬件國寶級文物中遴選出的代表文物,其中包括琺瑯彩、斗彩和青花等多個品種。
據介紹,此次國博仿制國寶級文物均為清代康雍乾時期的代表作品,其中六件失傳兩百多年的琺瑯彩瓷器高仿品是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編號為五十號的高仿瓷器將不對外銷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珍藏。四川新聞網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件展品都有一個標價,二十件國寶高仿品中從最低9800元到最高36800元價格不等。國博專家告訴記者,標價是專家們考量了原作的價值、制作工藝和制作成本等確定的。
一個仿制品都要賣幾萬,那真品得值多少錢呢?國博專家表示,作為國家文物,它們是無價的也是非賣品,只有流落在民間的藏品才可能估價。“比如這個仿琺瑯彩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它的原品就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于2005年在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用1.2億元的天價購回的。”而這次展出售價最高,標價36800元的仿品,它的原品黃地青花躍龍捧壽紋螭耳六方瓶,市價應該比這只1.2億元的雙耳瓶高得多。國博專家透露說,這種六方瓶全世界只有兩只,一只在日本東京博物館,還有一只就是乾隆六十大壽的貢品。
國家博物館的仿制品和一般市場上賣的仿制品有什么不同呢?針對這種疑問國博專家表示,與民間仿制品相比較,由國博制作的仿品有更高的收藏價值。專家解釋說,琺瑯彩瓷器是在康熙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在皇宮內創(chuàng)燒,并在皇帝親自指導下發(fā)展起來的,這在中國陶瓷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見的,m瑯彩瓷潔白細膩的胎質,瑩潤如玉的釉面,明快艷麗的色調,以及精湛絕倫的技巧,彌足珍貴。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自乾隆朝以后,這種琺瑯彩瓷器的燒制技術就失傳了。但是時至今日,這種遺憾已成為歷史。因為國博的專家們歷經八年的艱辛努力,定期蹲點在景德鎮(zhèn)瓷器生產廠家,會同景德鎮(zhèn)的制瓷大師熊建軍等人一起,經過數百次的實驗,終于成功研制出清代琺瑯彩的傳統配方,填補了我國現代制瓷發(fā)展的空白,圓了眾多收藏者的夢想,堪稱是文物收藏界的第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