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測溫設備的條件下,我們還可以憑肉眼觀察火色而判定溫度。這是因為高熱物體輻射的光色和濃度,隨著溫度的高低而有相當?shù)淖兓,所以,看其火色如何,就可大體上判斷它的溫度。這對于燒窯的技術(shù)人員隨時掌握燒成溫度,保證燒窯質(zhì)量有很好的參考作用。根據(jù)窯內(nèi)火磚呈現(xiàn)的火色和溫度,可掌握如下的變化:
火色 溫度
最初可能看出的紅色 600℃
暗紅色 700℃
濃(暗)櫻桃紅色 800℃
櫻桃紅色(深紅) 900℃
鮮(亮)櫻桃紅色 1000℃
桔紅色 1100℃
橙黃色 1200℃
黃白色(淺黃) 1300℃
白色 1400℃
輝煌白色 1500℃
;伟咨 1600℃
根據(jù)以上的觀察,在熟練的技術(shù)人員判斷下,一般僅有20℃左右的差度。但這種看火色的情況,因技工的眼力條件,以及晝夜和室內(nèi)明暗光線而有所不同(例如表示最初可能看出的紅色約600℃,是在明室內(nèi)觀察的,若在暗室,則約500℃),這種經(jīng)驗觀察當然不如儀器準確,然而這種方法也有其重要性,千百年來景德鎮(zhèn)窯燒出了許許多多的陶瓷珍品,就是用這種經(jīng)驗判斷溫度的。至今還有相當?shù)膶嵱眯浴?至于根據(jù)溫度變化變換火焰性質(zhì),一般來說,燒普通瓷器時,900℃以前用氧化焰,以防煤煙積存在坯件上。900-1100℃燒強還原焰,使高價鐵(Fe2O3)變成低價鐵(FO),1100-1140℃用氧化焰排除還原焰時所殘留的煙。1140℃以后用中性焰。 燒法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jù)原料、燃料、窯爐設備、氣候、壓力等具體情況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