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第一步,做瓶子。王成想到了一條捷徑。
王成:化妝品都需要瓶子,找廠家給我生產(chǎn)瓶子,當時我只有三千塊錢的成本,我用了三千塊錢,連瓶子的定金都不夠交,因為瓶子需要一萬才開機,一萬個瓶子的成本一塊多錢,但是我看到外面像我一樣要化妝品瓶子的人很多,然后,我就整合外部的資源,我定了一萬個瓶子,在跟外面需要瓶子的人,發(fā)E—mail,說我這兒有瓶子,而且在生產(chǎn),把廠家的聯(lián)系電話和地址告訴他們,他們再去考證,考證完了以后再去發(fā)定金,在收到這筆定金的情況下,我逐個把瓶子取回來,因為我定的時候是一塊多,賣給他們的時候是兩塊多,翻了一倍以上。我翻來復(fù)去倒瓶子,一共賺到了三萬多塊錢的差價吧。
通過倒瓶子,王成撈到了第一桶金,之后,他開始做化妝品的盒子,外觀看似精致的盒子,里面其實是用塑料泡沫填充的。
有了瓶子,有了盒子,王成開始進一步深入——購買化妝品原料。
按照規(guī)定,化妝品特殊原料的采購需要相關(guān)部門的許可,王成當然沒有許可,怎么辦呢?造假-------他用電腦設(shè)計制作了一套假的手續(xù)。
王成:我又做了一個假的批文,當時就去廣州,到了廣州之后才發(fā)現(xiàn)化妝品的原料其實遍布都是,我很容易買到了化妝品的原料。
買到了原料,只要將它們灌裝進瓶子就能變成化妝品成品了,可是,灌裝這個活他單槍匹馬肯定是無法完成的,找誰給灌裝呢?王成知道,如果按照正規(guī)程序,企業(yè)肯定不能為沒有衛(wèi)生許可證、生產(chǎn)許可證等相關(guān)資證的他來灌裝。不過,有了前面的經(jīng)驗,他還是輕易地成功了。
王成:當時我拿著一套假的批文,找到這種罐裝廠家之后,沒有想到他當時看到這個批文之后就給我罐裝了。那個批文很假,其實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說明了什么,錢,他們眼里只有錢。
一切進展得都是那么順利,此時的王成離最后的成品只差最后一步了:為“玫而雅”噴防偽碼!
王成:生產(chǎn)批號,生產(chǎn)廠家,許可證,這些要打到瓶子上,打到盒子上,當時沒有這一套的機器,因為機器也太貴,自己花了三天時間研制這么一套機器,打出來的生產(chǎn)批號,生產(chǎn)許可證等等和真的一模一樣,從色澤、光澤、手感上面,都特別的好,看上去它和真的是一模一樣的,而且它也是不怕水涂的,但是它是徹頭徹尾的假的。
全程造假歷經(jīng)三個月
尋配方、買包裝,購原料、找罐裝,王成一鼓作氣,完成了制作假化妝品的全過程。從2005年11月研制到2006年2月,“玫邇雅”的誕生只用了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