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年11月,中國將兌現(xiàn)加入WTO的承諾,開放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yè)務。而且沒有行業(yè)限制,沒有地域限制。這將對中國的銀行業(yè)產(chǎn)生重大沖擊:(1) 資金分流。試想如果花旗銀行在北京、上海、廣州開設分理點,必然吸收民眾的存款。資金分流得多了,中國的銀行的壞賬就會出現(xiàn)“水落石出”的問題。為惡性通貨膨脹埋下禍根。因此我們需要未雨綢繆,及早應對。(2) 人才危機。國外的銀行對優(yōu)秀人才多許以高薪。外資銀行進駐中國以后,會對中國的銀行人才高薪利誘。一個銀行的信貸部主任走了,優(yōu)質客戶就跟著走了。而中國的銀行的現(xiàn)行體制也不利于保留人才和吸引人才。
這里,泰國的教訓值得我們吸取。為了把曼谷建成世界金融中心,泰國對誰來投資都歡迎。 但是,由于泰國缺乏好的規(guī)章制度,更缺乏一批懂得規(guī)章制度的監(jiān)管人才。所以,當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時,第一個倒下去的國家就是泰國。
另外,加拿大的經(jīng)驗同樣值得我們學習。在多倫多,有誰見過花旗銀行和德意志銀行?沒有。那么,又有誰會指責加拿大違反WTO規(guī)定?沒有。在遵守了WTO規(guī)則的前提下,加拿大有效地把許多外資銀行擋在了國門之外。
中國匯率形成要考慮哪些因素
匯率形成機制大致分兩大類,被動和主動。被動是因為對匯率失去了控制,沒有辦法。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泰國、馬來西亞貨幣分別跌去了48%,82%。主動地調整匯率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國家利益最大化。中國目前沒有被動局面。亞洲金融風暴都沒能動得了人民幣匯率,當時中國只有一千二百多億外匯儲備,F(xiàn)在是八千多億更動不了。
匯率究竟應該是多少,需要進行非常復雜的投入產(chǎn)出分析和出口競爭對手分析。中國和美國的出口不構成競爭關系,美國出口的是波音飛機、小麥,中國不出口。中國的主要出口競爭對手分三組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第一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東歐(第二組);韓國、新加坡和東歐部分國家(第三組)。
人們擔心匯率升值是因為怕影響出口。東西貴了,人家不買我們的東西了。如果人民幣升值1%,我們會失掉一部分市場。如果人民幣升值2%,我們會再丟掉一部分市場。但是,如果我們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要比別人大5%,那么人民幣升值2%,我們就會賺得更多。根據(jù)我對2002年數(shù)據(jù)的模擬結果,人民幣升值1%,我們可以賺很多,人民幣升值2%,我們賺得更多。人民幣升值3%,我們還會有賺,一直到人民幣升值達到4.8%水平,才開始往下走。況且,人民幣升值使貸款和進口變得相對便宜。匯率是國家的政策,應考慮國家整體利益。現(xiàn)在我們看到與2002年匯率相比,人民幣升值了將近3%。
最近兩年,中國出口的高速發(fā)展得益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戰(zhàn)略失誤。因為,印度的戰(zhàn)略發(fā)展路線錯了,他們搞了高科技,在勞動密集型行業(yè)一直沒有振作起來。印度尼西亞則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陷入了多種危機。所以,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退出了競爭舞臺。
人民幣匯率將保持穩(wěn)定,升值的幅度不會太大,會始終保持在中國人利益最大化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