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網興旗下網站: 中華陶瓷網  中國瓷都德化網  德化陶瓷商城  網興網絡
網絡興瓷,陶瓷行業(yè)第一門戶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頁 展會 人才 商城 圖庫 電子雜志 陶瓷技術 行業(yè)百科 營銷管理 企業(yè)家俱樂部 論壇
頻道首頁  陶瓷歷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識
陶瓷藝術  陶瓷院校  古瓷欣賞  陶瓷拍賣  陶瓷古窯  陶瓷常識 產區(qū)特色: 德化  景德鎮(zhèn)  醴陵  潮州
信息內容
   
 您的位置: 首頁>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中國青花瓷器的發(fā)展

發(fā)布:2008-2-4 14:35:21  來源:  [字體: ]

中國青花瓷器的彩料是以氧化鈷作為色劑,在胎體上繪出花紋圖案,然后在器物表面涂一層透明釉,入窯經過1300度的高溫一次燒成,呈現(xiàn)出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其圖案清晰艷麗,給人以明快素雅之感,深受國內外人們的喜愛。元代中后期江西景德鎮(zhèn)燒制的青花瓷,已達相當成熟的水平,在中國陶瓷史上有重要地位,景德鎮(zhèn)便成為中國瓷都的稱號。研究中國陶瓷史,不能不重視青花瓷,要研究青花瓷,就一定要弄清它的制作工藝和使用的基本原材料。

    青花瓷的釉料,主要是氧化鈷,但還含有氧化鐵、氧化錳、氧化鈣等多種物質,這些物質的含量多少,直接影響青花瓷的色澤效果。元代中后期至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zhèn)燒制的青花瓷,普遍使用的是從東南亞進口的釉料即“蘇泥勃青”,這種釉料內含氧化鐵成份比較大,所以在瓷器表面出現(xiàn)藍中帶有鐵色斑痕,而國產料中多含有氧化錳成份,使藍中泛出灰、黑斑點。

   青花瓷始于唐代中晚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已發(fā)現(xiàn)唐代中晚期的青花瓷是1975年在江蘇揚州唐城遺址中出土的瓷枕殘片,1985年11月河南省輕工業(yè)廳科研所在河南鞏義市瓷窯址采集的唐代白釉釉下藍彩瓷壺,研究結果證明,唐代青花瓷是在鞏義市白瓷的基礎上采用了釉下彩繪的方法生產出的新品種。

    宋代統(tǒng)一后,社會穩(wěn)定,各種生產都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制瓷工藝水平超過以往任何時代。1957年浙江省博物館在龍泉縣金沙,發(fā)現(xiàn)了13塊北宋時期青花瓷片,三件青花瓷碗殘片,其中兩件胎質潔白細膩,釉色青白、青灰和白中泛藍;鸷蜉^高,無吸水性,與浙江省江山鈷土礦原礦接近,經有關專家研究認為,北宋青花使用的鈷料是浙江料。1970年在浙江紹興的環(huán)翠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片,胎質細膩、色澤潔白,釉色白中泛青,無吸水性,青花色澤也較淺淡。重慶市博物館在該市郊一座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墓中發(fā)掘出土一件青花瓷碗。從這些青花瓷實物來看,宋代青花器在制作、彩繪等方面都比唐代青花大有進步和提高。

  青花瓷經過唐宋兩代300多年的不斷發(fā)展,到元代中期終于在景德鎮(zhèn)燒制成功。從此奠定了景德鎮(zhèn)為中國瓷都的基礎。元代青花的釉料是進口料。其特點是因含氧化鐵較高,出現(xiàn)黑色鐵斑疵,泛色較濃重鮮艷,其青花深入胎骨,在用手觸摸器物表面時,有凸凹不平之感。元代用進口料,這是因為當時瓷器生產量大,元代地域也很大,特別是元代中期對外擴張有較強的實力。元青花瓷除供國內需要外,還有大量出口。二十世紀后期,在韓國海域打撈出一中國沉船,船上滿載元代青花瓷和釉里紅瓷。元代除向朝鮮、日本出口瓷器以外,向西亞阿拉伯國家也有大量出口。由于元代青花存世較少,近幾年偽品較多,燒造水平也很差,從其偽造的“元青花”來看,其造型拙劣、厚重、畫工粗糙、露胎部分“火石紅”成片,多用酸性藥物燒殺釉光。

  明代前就已設立御窯廠,洪武二年政府就規(guī)定“祭器皆用瓷”。在對外入貢國的答贈中,也需要大量瓷器,洪武七年就一次性賜贈琉球瓷器七萬件。可見當時的瓷器生產量如此之大。洪武時期,青花色調略發(fā)灰,呈淡青色,主要是用的國產青花釉料,部分是元代留下的進口青花釉料。1964年南京故宮出土的瓷器中,有一部分是洪武時期的制品。其中有一件官窯青花云龍紋盤,外壁繪青花云龍,里壁模印,盤心畫如意云三朵?傊,明青花瓷比元青花更有發(fā)展,在產量和質量方面都突破元代。永樂、宣德時期經過三十多年的發(fā)展,青花瓷已達到又一高,這一時期的青花瓷,胎骨堅、釉精細、青花濃   艷、造型多樣和花紋優(yōu)美而負盛名,被世人稱我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永、宣時期采用的青花料有三種:一是進口釉料,色澤鮮艷,帶有黑色鐵銹斑點,產地來自南洋的“蘇泥勃青”,據(jù)說是由鄭和出洋帶回來的鈷土礦,含氧化鐵較多。二是國產料,青花較深為藍色,比較柔和,多用于民窯產品。三是進口料和國產料混合使用,各取所長,進口料容易暈散、流淌,多用于寫意畫面,比如繪畫庭院嬰戲,畫庭院用進口青花料、畫人物用國產青花料,這樣巧妙結合層次分明,藝術效果較好。這個時期青花瓷器的鐵銹斑,永樂時期出現(xiàn)多,宣德時期比較少。永、宣時期的青花大盤較多,繪畫內容常見的有纏枝花卉、一束蓮、多為砂底,有小點火石紅斑。這時期也生產一些其它器如永樂年制造壓手杯,中心畫雙獅滾球,還有玉壺春瓶、梅瓶、貫耳瓶、高足碗、蓋碗等青花器。

  正統(tǒng)、景泰、天順時期,主要以國產青花為主,泛青淡色。這時期的青花瓷燒制得很少,幾乎不見有上述三朝的官窯器。有人稱之為中國明代瓷器史上的黑暗時期。
  成化、弘治、正德時期,主要使用國產料——平等青,效果很好,其色澤淡雅幽青可愛,特別是成化時期出現(xiàn)的青花淡描圖案,給人們以青秀淡雅之美感。民窯產品也有用國產青花料和含鐵高錳低的青花料混合使用。成化青瓷的造型不如前朝那么多樣,但是玲瓏、精巧的小件器物較多。繪畫體材方面,最為典型的紋飾是嬰戲圖案。
  弘治朝的青花器仍用平等青料,在造型風格上是成化朝的繼續(xù)。器物以盤、碗為主。青花圖案方面多以蓮池、游龍紋最為常見,是當時特色。不過將龍與蓮花池組成畫面,是很不協(xié)調的。這樣的題材,以后各朝極為少見。
  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從色澤上看,有幾種不同的類型。有少量仿成化風格的淡雅青花器。本朝的青花瓷特點,胎質厚重、青花的色濃中泛灰。在器物造型方面比較多樣,大件青花器又重新出現(xiàn)。在紋飾方面以波斯文作為圖案的主題,是當時盛行的一種裝飾。嘉靖、隆慶、萬歷時期的青花瓷用料主要是回青彩料,它產于我國新疆、云南等地。據(jù)《窺天外乘》的記載:“回青者,出外國。正德間,大璫鎮(zhèn)云南,得之,以煉石為偽寶。其價,初倍黃金,已知其可燒窯器,用之果佳。”嘉靖青花瓷多用回青料,用少量的瑞州石子青。青花的色調呈現(xiàn)一種藍中微泛紅紫的濃重、鮮艷的色調。嘉靖青花瓷器除了以青花色調取勝外,器形品種更多樣化,除了各種餐具、陳設器皿外,還有各種宗教供器。道教題材較多,在青花瓷上出現(xiàn)“福”、“壽”等字裝飾。隆慶時的青花瓷風格基本上同嘉靖類同,回青料仍在應用,色澤更顯鮮艷。在傳世品中,有六角壺、花形盒、銀錠式盒等。最有代表性的青花瓷是云龍紋提梁壺,是隆慶官窯精品,現(xiàn)存北京故宮博物院。萬歷的青花瓷,早期回青料,中期以后開用國產料,它的產地在浙江信州、紹興、金華等。萬歷青花沒有嘉靖青花色澤濃艷,略許泛灰色。器物多為生活用具和陳設品,最有代表性的青花瓷是北京明定陵出土的青花大瓶,高73厘米。這時期的花紋圖案多為龍鳳、花卉、人物等內容。明末的天啓、崇禎兩朝的官窯青花瓷很少發(fā)現(xiàn)。
  明代青花瓷,特別是有年款的官窯很少,現(xiàn)在市場上出現(xiàn)很多仿品,常見的有“宣德”、“成化”、“弘治”、“嘉靖”、“正德”等官窯青花瓷可以說沒有一件真品,從它的器形、繪畫技法、使用的彩料等均與真品格格不入,它的胎體多為厚重、火侯不高,繪畫技術笨拙、色調深淺不一致,多有重筆現(xiàn)象,年款寫得字體不規(guī)整,大小不勻,橫七鈕八,有的橫式年款寫成自左至右讀法,可以說沒有一般常識,就這樣的偽劣品,使不少人受騙上當。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國瓷都
·宜興
·德化——中國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鎮(zhèn)——千年瓷都
·佛山——南國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關于我們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法律聲明  誠聘英才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訪客留言
運營商:網興網絡科技 版權所有 (C) 2007-2008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Cceram.com
電子郵件:service#ctaoci.com 聯(lián)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園科技大樓二樓 郵政編號:362500 閩ICP備05012475號
電話:0595-23555005 傳真:0595-23593359 廣告熱線: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