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生的妻子:"誰也沒有想象到那么爛的樹根能做出這么好的作品,大伙都欣賞他。"
到了2004年6月份的時候,賈慶生已經(jīng)用撿來的樹根做了不少的花瓶、小動物什么的,當(dāng)時正好趕上哈爾濱舉辦第15屆哈洽會,朋友張鐸鼓勵他把作品帶到哈洽會去試試,為了能多賣幾個錢,老賈也同意了,幾天過后,老賈蔫著頭回來了。
賈慶生的妻子:"拿出去10多件作品,然后又拿回來了,一分錢也沒換回來,他回來也確實是挺上火。"
賈慶生:"在家想的挺好,我這玩意肯定能打出去,到那一看不行,有比我好的,有根子比我大的,而且形狀各異都非常漂亮,我一看我失敗了。 "
辛辛苦苦忙活了一年,不但一分錢沒賺,反而還搭進(jìn)去一筆不小的差旅費,更讓老賈覺得難堪的是,自己這些木頭疙瘩讓他在左鄰右舍中抬不起頭。
賈慶生:"根雕要做,但是不一定走以前的老路了,要創(chuàng)新,要有自己的東西,沒有自己的東西你打不出去。"
東北的冬天寒冷而漫長,老賈每天都要劈開幾個樹敦用于燒火取暖,這種是落葉松的樹根,因為材質(zhì)疏松,木片很容易脫落,正處于苦惱之中的老賈一下從中產(chǎn)生一個新的想法 .
賈慶生:"它一起層我一看,我說這像點什么東西,自然形狀非常美,因為我本身搞根雕的,非常美,我一看,能不能做荷花呢?"
記者:怎么能看出荷花呢?"
賈慶生:這個給它挫一挫,把角磨下去,在這安個桿,這個荷花更好看了,它就像南方的葉子受太陽一曬,卷卷起來那個意思,非常漂亮。"
用柴火片做荷花老賈覺得是個不錯的創(chuàng)意,之前還從未看過,他把自然彎曲的木片再經(jīng)過仔細(xì)的加工,再找來山上的柳條作為荷花的根莖,拿出來一看還真實那么回事。老賈標(biāo)價150元錢一個,可是東西還沒賣出去呢,給提意見的人卻來了。
賈慶生:"有一個女同志到這看荷花很好,她說你這是不是燈啊,我說不是燈,哎呀,她說你這要是一個荷花燈我就買了,你這玩意只是個擺設(shè),我每天還得侍弄它,還得擦它,這就沒啥意思了。"
荷花還要當(dāng)作燈用,老賈沒想過,這位女士的話倒是給他提了醒兒。
賈慶生:"她雖然沒買我的東西,但是給我一個提示,你還別說,我回去還真把它做成個燈,大伙不是更欣賞了嘛。"
可是怎么才能變成一個荷花臺燈呢,老賈左看右看,最后他把心思放在這個荷花的蓮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