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了4、5頁計劃書后,左晟也參加了7月1日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的宣講會,YBC執(zhí)行總干事張惠玲這樣描述當時的情景,“當時會議還沒有開始,他(左晟)說他有很多話要說,一舉手就沖到臺上去了!然后他說‘我是貧困的受資助的大學生,從大學第一天開始就想發(fā)財,就想賺錢。但是像茫茫大海里苦苦找不到出路……’”
“然后他就被鎖定為我們的目標之一了。”張惠玲說。
汪涌排在第五個出場,和她一塊的除了合作伙伴施華峰,還有一只在她的“DIY絨藝坊”里最為暢銷的玩具白羊,這個標價68元的玩具,在短短一個多月里賣出了200多個。
汪涌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是所有參與者中最為詳盡的,因為這個計劃她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籌劃了,這一次她不過是按著YBC要求的格式修改一番。之前看過她的計劃書的人中包括約翰·桑頓,這位高盛前總裁在看過她專門翻譯成英文的計劃書后,給出的評價是“如果你不成功,我才覺得奇怪”。
目前汪涌還是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在職研究生,在面試之前,她在中國科技館的“DIY絨藝坊”已經開始試營業(yè),暑假期間,汪涌的小店里“車水馬龍”。
汪涌是六個人之中,惟一既有創(chuàng)業(yè)經驗,同時還有現成產品的一個。
走進面試會場時,三位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想著各自的心思。
對郝凝輝來說,YBC提供的資金是小事,他看重的是YBC獨特的導師組設置。YBC承諾為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一對一的導師,而且由這些不同行業(yè)的導師所組成的導師組,可以解答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各方面的問題。這些導師由企業(yè)家、企業(yè)中高級管理人員和咨詢師、律師等志愿擔任。目前YBC已經擁有51位導師,他們中間不乏類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最高管理層之類的人物。
郝凝輝有一個和三個朋友合作的設計室,但很多項目都是在給自己的大學導師代工,他迫切需要有穩(wěn)定的客戶源和項目流,也急需這些導師能夠告訴他一些創(chuàng)業(yè)經驗,包括市場、財務、法律和管理等。他認為這些導師可以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他們愿意的話”。
YBC給每一位入圍者一次性提供3萬元-5萬元的無息貸款,這筆貸款不用擔保,可以在3年內分多次或一次性還清,從而實現循環(huán)發(fā)放。YBC稱這筆基金為“天使基金”,它不多,但是恰好可以幫助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啟動。
對左晟來說,這個計劃最吸引人的東西就是這筆資金,他認為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一樣!特別是這些青年大都是大學剛剛畢業(yè)。左晟承認自己很需要導師的指導,但他強調要保持自己的判斷。
他認為那些商業(yè)成功人士和創(chuàng)業(yè)者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他們有時候可能忘記自己年輕時做事的感覺”。
左晟認為自己的天性是“喜歡自己來”。上大二的時候他就沒有想過將來去找工作。起初從事DV短片拍攝是出于興趣,后來他開始給企業(yè)做一些活動記錄和小型宣傳片。
畢業(yè)后左晟成立了“可追數碼影像服務中心”。這個工作室聚集了一批在校大學生,其中很多都是他的師弟、師妹。4個月來有1萬多元的收入。
左晟渴望拿到基金后租一間房,以便能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工作室。
在知道YBC之前,汪涌一直拿著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計劃尋求風險投資,但是她無法接受風險投資商要求擁有品牌的要求,她始終相信自己會找到機會。在她看來,YBC給年輕人提供的是創(chuàng)業(yè)的理念和勇氣。
“千萬別說我是個賣玩具的!” 汪涌多次笑著要求,雖然靠著那只小白羊吸引了評委的注意力,但汪涌強調自己賣的不是玩具,而是制作玩具的體驗過程。
當時在現場的張惠玲回憶說,汪涌和施華峰在闡述她們計劃的時候就像在念一篇聲情并茂的散文,良好的表達能力打動了在場的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