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春夏之交,又逢“五一”黃金周,商品市場上降價聲一片,換季促銷與五一促銷此起彼伏。面對新的降價風潮,讓賣場及建材商們開始在思考,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
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眼球,一些陶瓷企業(yè)在降價促銷的同時,甚至把贈送造型奇特、實用性強的小家電以及一些時尚家居用品作為促銷的法寶。隨著陶瓷行業(yè)競爭的加劇,使得更多的陶瓷經銷商都在挖空心思地搞促銷,特價一輪接一輪,贈品一件又一件,促銷一招接一招。
走進各地建材市場,促銷活動此起彼伏,很多陶瓷營銷人為策劃促銷而焦頭爛額,陷入了黔驢技窮之境。
由于陶瓷等建材產品在終端不是明碼實價,平時不促銷時也8折,價格不透明,價格公信力不強。且每個品牌都在爭相促銷,慢慢地促銷成了一種“常規(guī)武器”,促銷效果大大降低。產品價格促銷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做到魚與熊掌兼得,這就是陶瓷促銷的最高境界。
筆者覺得的促銷規(guī)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同節(jié)日及時段的促銷可以看作站點促銷,全年由一個大的主題或方向,牽連一個站點一個站點地做下去,就像圣火傳遞一樣,一站一站傳,這是以時間為站點的傳遞。企業(yè)也可以由不同經銷商參與,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做。全國一起搞,盤太大,玩不動,局部搞,既有聲勢又有效果。行業(yè)機會越來越少,綜合能力競爭成為主導,因此,打造企業(yè)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是企業(yè)生存發(fā)展的關鍵!
目前陶瓷企業(yè)五一促銷轟轟烈烈,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1、宣傳沒有區(qū)域差異性。作為品牌在市場作戰(zhàn)時,應著重考慮到市場的地理環(huán)境和風土人情概況;目的不明確,面向市場消費人群,沒有把潮流和中國文化有效結合起來,很少注重品牌文化的宣傳;忽略了陶瓷和中國文化的關聯,在品牌中賦予獨特的文化概念,因此對文化城市的消費群的把握就不牢固了,而此類人群在消費時除了看重價格、檔次、品牌實力之外,更看重品牌的文化內涵。
2、宣傳手段及賣點缺乏市場調研的指引。
3、推廣落實執(zhí)行極差,認識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