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首家對陶瓷收藏研究團體開放的海外回流陶瓷家庭展覽館昨天在越秀區(qū)西門口一幢居民樓首層正式開放。現(xiàn)場逾200件藏品中有記錄群賢畢至曲水流觴的清代康熙將軍罐,還有體現(xiàn)清宮華貴的亭榭樓閣付水東流折扇……
“我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在美國收集外流的中國陶瓷,讓國寶回歸祖國是我的初衷。”42歲的藏品主人黃俊然是出生在廣州的旅美華僑。他利用歐美地區(qū)“老外”喜歡中國字畫的特點,將大批中國中青年書畫家的作品介紹到海外去,再省吃儉用逐一收購一些精美珍貴的中國文物。迄今已經(jīng)收集從唐代至民國近400件包括青花、廣彩、五彩、單色釉等古代陶瓷。
竹器描金的扇骨,絲綢點綴的樹木花草,如果不是現(xiàn)場親見,有誰會知道眼前一把熠熠生輝的扇子就是古時宮廷貴妃皇后的隨身之物。
在展場,有一件直徑35厘米、質(zhì)地精細的清代青花瓷盤,盤面上還打著一個紅色商標。“當年成批定制的陶瓷,都要這樣打上一個相應的公司商標。”“這也是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最好印記。”
在展館,還有一尊高度達81厘米的清代康熙青花將軍罐尤為獨特,這件創(chuàng)下目前廣東省內(nèi)高度之最的瓷器將軍罐,罐面上栩栩如生的51個神情各異的人物面譜,把東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寫下蘭亭序時“群賢畢至曲水流觴”的情景重現(xiàn)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