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脾氣遇上慢領(lǐng)導
吟秋(行政秘書)
A頭兒是個好人,待人和氣沒架子,一起工作多年,從未見他發(fā)過火,特儒雅。但缺點也挺要命:“辦事拖拉”。
去年5月,上級通知開會,A領(lǐng)導忙,一如既往地讓我替他去,領(lǐng)回了任務(wù):撰寫5萬字的“某某發(fā)展報告”的綜述部分以及中英文摘要等,每個階段都有時間節(jié)點。A頭兒挺重視,找了4個專家和博士B,成立了工作小組,明確分工:收集資料,撰寫、翻譯等,最后匯總我這兒。A頭兒是總執(zhí)筆人。
其他人都很順利,按時間表走,可A頭兒負責的部分遲遲出不來。我像黃世仁一樣,整天催著趕著,好歹交了初稿、二稿。到10月,上級請專家開論證會,提了不少意見,我邊聽邊整理出“修改意見”,當場發(fā)A頭兒信箱。12月中旬,我把所有文稿都匯到A頭兒那兒,他回信:“已經(jīng)全部修改好了”,趕在新年前提交,總算如期完成任務(wù)。
今年1月15日,上級來電話:“請寫一份5000字的中英文摘要,1月31日前交來,作為新聞發(fā)布會通稿”——天哪,這是A頭兒負責的“畫龍點睛”重要部分,由他執(zhí)筆,我以為他早交了。把通知轉(zhuǎn)發(fā)A頭兒,一點兒沒懸念,石沉大海。
到了1月20日,實在不能等了。自己寫了一份5000字的摘要,就當拋磚引玉,發(fā)A頭兒信箱,沒下文。3天后,我打他手機,他說:“我今天晚上就看,明天發(fā)給你。”第二天一早看郵箱,空的。趕緊又打電話,他緊著抱歉:“昨天晚上有人請客喝酒,回來晚了。今天晚上,就是不睡覺也一定修改好。”第二天早上,再看郵箱,空的。再打電話?我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認命吧,自己改!水平不敢說,文字沒錯誤就行。然后發(fā)給博士X,請她趕緊翻譯。X帶著哭腔接電話:“真抱歉,孩子病了,正在去醫(yī)院的路上,您找別人吧。”趕緊翻電話本,再找博士H,請她“明天上午一定給我”,這是最后期限。
連滾帶爬,終于把材料湊齊交了。我長長地松了口氣,準備過春節(jié)。這期間,A頭兒沒電話沒郵件,我心靜如水——見怪不怪了。
2月2日,手機響了,是上級秘書處來的:“領(lǐng)導看了,說還有幾個地方需要修改,讓負責人來一下,請問A在國內(nèi)嗎?”我說不知道,把老A的手機告訴秘書同志,隨后關(guān)掉手機:“要能找到老A,算你本事大。”第二天,我飛德國了,不再關(guān)心修改稿子的結(jié)果和新聞發(fā)布會的事。
春節(jié)后上班,A頭兒向我解釋:“那天晚上,我修改了8個小時,還是覺得不行,還不如不改。”我心里嘀咕:“回個郵件解釋一下,你的手會斷嗎?”忍不住又問:“2月2日您在哪兒?”他答:“我在出國的飛機上,手機關(guān)了。”我很不厚道地笑了:“不知道上級最后怎么處理的?其實領(lǐng)導可以直接在電子版上改,干嗎非得把我們拎過去?”
節(jié)約的時間是自己的
哈尼(策劃)
我們公司實行的是彈性工作制,干完活就能走人,所以,在我有限的上班時間里,用“埋頭苦干”來形容絕對一點也沒有自夸的成分。倒不是我革命覺悟有多么高,多么愿意為老板肝腦涂地,我的想法很實在:節(jié)約下來的時間都是自己的,浪費的時間也是自己的,是從老板那里“賺”時間還是把私人時間“賠”給老板,這筆賬太容易算了。
所以,基本上,我的工作狀態(tài)可以這樣描述:敲擊鍵盤運指如飛,雖然用的是拼音輸入法,也是一次能輸入整句話且能聯(lián)想造詞的微軟拼音輸入法,而且每分鐘輸入的字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了五筆輸入法的水平;打電話干脆利落,常常把聽筒夾在脖子邊,一邊打電話一邊翻閱資料或者敲擊鍵盤;從不參與無聊的八卦,在蜚短流長里浪費唾沫和精力;從不看無關(guān)的網(wǎng)頁,不讓海量信息把自己淹沒;非常忙的時候,甚至不喝水,為的是不用老是去廁所報到。
正是因為修煉得當,大家公認我是辦公室里效率最高的員工,交貨質(zhì)量也有穩(wěn)定的高水準。所以有什么緊急的任務(wù),大家總是第一個想到我。對此,我暗地里也有點小得意,特別是每每看到少數(shù)磨洋工的同事,真是十分的“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看上去天天加班很辛苦似的,其實,完成的工作量卻并不大,時間都是白白浪費在聊天、上網(wǎng)、打游戲、吃零食上了。
好在我們的工作都是彼此獨立的,他們的拖拉不會影響到我,不過我的朋友玲就沒這么幸運了。
為了約她吃一頓晚飯,我已經(jīng)望眼欲穿地等了幾個月,整整跨越了兩個年度。好幾次都訂好了時間,她又臨時放我“鴿子”,我?guī)缀跻?ldquo;翻毛腔”:“你是比爾-蓋茨還是奧巴馬呀?日程安排要提前一年預(yù)定!”她卻大呼冤枉:“實在是太忙。”
原來,她同樣是他們公司里的“一只鼎”,因為干活多快好省,急活難活重活義不容辭,就連大老板也慕名而來,把其他部門搞不定的事情丟給她,限期完成,而她也總能屢屢不負眾望地按期交作業(yè)。糟糕的是,在一片贊許聲中,更多的棘手任務(wù)接踵而至,且時間越來越緊、難度越來越大,如此一來,她成了各個部門的消防隊員,不忙得兩腳飛起來才怪呢,連8小時睡眠都成了奢望,哪里還有時間接見老友。
我常常心疼地勸她:千萬不能養(yǎng)刁老板的胃口,即使能提前完成,也一定要在截止期前,氣喘吁吁地才交上去。否則,老板看不到你的辛苦,不知道你已經(jīng)拼了老命,還只當工作量太輕了呢。同時還會招來同事的嫉妒,認為你一手遮天,到處逞強,不想辦法擠走你才怪。
可玲并不聽我的勸,仍然像一頭倔驢似的埋頭加班。唉,看來,我們的約會仍舊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