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市的陶藝工作者湯杰正在準備相關資料,打算為自己的新作品“炎黃二帝提梁壺”申請專利。隨著不久前我市首部《中國紫砂原創(chuàng)·專利作品 集》的問世,不少陶藝工作者紛紛開始為自己的作品申請專利,堅決向仿制品說“不”。
宜興紫砂以獨特的制作工藝、高雅的文化品位,在陶瓷諸多門類中獨領風騷,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成為宜興極富含金量的城市“名 片”。1979年,有史以來第一個紫砂商標“方圓牌”注冊成功,開創(chuàng)了我市保護紫砂知識產權的先河。市陶瓷行業(yè)協(xié)會成立、全面建立知識產權咨詢制度、“宜 興紫砂”成功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無錫市宜興紫砂保護條例》的實施等,更是為規(guī)范紫砂行業(yè)秩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近幾年中,隨著紫砂行情看漲,有一些人在利益驅使下仿冒他人作品,再低價傾銷,這不僅侵犯了知識產權,也損害了宜興紫砂的形象。
“對于做壺,我有很多想法,也不斷設計新品的圖紙,卻不敢隨意推出,因為怕被仿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紹培對仿冒品持堅決抵制的態(tài)度。他說, 在從事陶藝的數十年里,“李鬼”不斷。讓他最哭笑不得的是,在天津擔任一場陶藝比賽的評委時,一位選手拿出了一件名為“高風亮節(jié)”的作品,而這件作品卻是 仿冒顧紹培早期的原創(chuàng)作品制作的。顧紹培說,低劣仿冒品損害了“陶都”的聲譽,同時也使年輕一代陶藝人的創(chuàng)作激情消磨在一種對侵權擔憂的陰影中。他認為, 所有陶藝人都應該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目前,相對于龐大的陶藝工作者隊伍而言,真正懂得并敢于用知識產權保護自己原創(chuàng)作品的人仍然只是少部分。對此,顧紹培等一些大師發(fā)出了“用我們 的生命愛紫砂”、“重拾對紫砂藝術的尊崇感”的呼吁,希望陶藝工作者共同“亮劍”,保護紫砂知識產權,讓仿冒沒有生存空 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