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至2007年,潮州采取政府出資與民間和海外潮人捐資相結合的方式,投資9800萬元重修潮州的標志性建筑、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的廣濟橋,恢復了廣濟橋原貌,使這一千年勝景得以再現(xiàn)。去年,投資1.4億元的牌坊街修復工程完工,原址重建古進士牌坊20多座。潮州加快推進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建成美食街區(qū)、特色工藝品街區(qū)、地方特色街區(qū)等,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線路。
助推民間傳統(tǒng)工藝與市場接軌,傳統(tǒng)工藝品產業(yè)化漸成規(guī)模。潮繡、抽紗等被應用于婚紗晚禮服制作,一舉激活了潮繡和潮州婚紗晚禮服產業(yè),為潮州贏得了“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的桂冠。潮繡、木雕等傳統(tǒng)手工藝推陳出新,重新在市場上站穩(wěn)了腳跟。
市場之路走得最成功的自然是潮州的陶瓷產業(yè),一舉奪得“中國瓷都”的殊榮。近兩年,潮州陶瓷業(yè)更加注重自主創(chuàng)新,著力建設中國陶瓷創(chuàng)新基地及陶瓷文化創(chuàng)意園,力求以文化創(chuàng)新促進陶瓷產業(yè)的轉型升級。具有厚重歷史感的“潮州八景”被一筆一劃地畫到精美的瓷杯上,價格翻幾番;而民俗風情濃烈的“潮州剪紙”圖案被燒制到瓷盤上,成為精美的婚慶產品。
5月在北京舉辦的一次展銷會上,代表廣貨北上的“潮貨”異常緊俏,10天下來,銷售總額接近江西、貴州、浙江、福建、海南5地特色產品的總和,就是因為“潮貨”獨特而濃郁的文化特色。
目前潮州形成的陶瓷、食品、婚紗晚禮服等8大特色產業(yè)集群無一不是與潮州文化元素緊密相聯(lián)。因為深厚的文化支撐,潮州特色產業(yè)成功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2009年潮州陶瓷商品出口達8億美元,逆勢增長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