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國內動態(tài)>>建筑陶瓷>>|
低價磚市場“進化論”

發(fā)布:2010-8-8 16:49:35  來源: 陶城報 [字體: ]

  提到佛山沙崗陶瓷批發(fā)市場,其影響力可謂震動陶瓷江湖。這里可以算作最重要的一支陶瓷銷售湘軍的大本營。低價磚市場的發(fā)展進化也從這里開始……
  

  中國陶瓷行業(yè)有句廣為流傳的話:廣東人做磚,福建人賣磚。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佛山一直扮演著中國第一建陶產區(qū)的角色,廣東則是第一建陶大省,時至今日在佛山建陶企業(yè)紛紛向外地擴張轉移的新形勢下,廣東作為第一建陶大省的地位仍無可撼動,仍然牢牢控制著中國瓷磚制造業(yè)的話事權。福建人則控制了瓷磚銷售渠道的話事權,全國各地的建陶市場上,到處是福建人經營的店面。
  

  瓷磚制造方面,除了廣東產區(qū),尚有山東產區(qū)、福建產區(qū)、華東產區(qū)等,而在瓷磚銷售鏈條上,除福建人外,也活躍著一支不容忽視的“湘軍”。在二三線城市的建陶市場,有大量湖南人經營的建陶銷售門店。而另一支建陶銷售“湘軍”,其實力更為強大,最輝煌時期曾一度控制了中國低價磚市場。這支吃苦耐勞,更具農民本色而非商人本色的瓷磚銷售力量,由于處事低調,又掌握的是低端產品的銷售渠道,因此并沒有引起業(yè)內人士的關注和重視,更缺少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報道。但提到佛山沙崗陶瓷批發(fā)市場,其影響力可謂震動陶瓷江湖。這里可以算作最重要的一支陶瓷銷售湘軍的大本營。低價磚市場的發(fā)展進化也從這里開始。
  

  沙崗市場的誕生
  

  業(yè)內所說的沙崗陶瓷批發(fā)市場,普遍的說法是指沙崗、河宕、置地三個地方的瓷磚批發(fā)市場的總稱。沙崗市場最初是由一些佛山本地人經營的瓷磚批發(fā)和零售門店組成,那時的國內瓷磚市場經常是求大于供,許多本地人通過各種關系到國營的陶瓷廠買些特價磚、處理磚或者直接批發(fā)些好磚在這里轉手,賺取中間利潤。經營的店面多了,逐漸就形成了小型市場,擁有了部分穩(wěn)定的客戶資源,自然也就建立起了自己的銷售渠道和網絡。在集體企業(yè)和民營企業(yè)紛紛介入建陶生產時,這里的瓷磚銷售功能被進一步放大,不僅有大量的磚涌到這里銷售,還有的企業(yè)干脆和這些店鋪的經營者簽訂了佛山或者廣東區(qū)域的經銷權。當時的品牌意識和區(qū)域專營制度尚在起步階段,很多企業(yè)都希望借助這些批發(fā)商的渠道資源加快產品銷售。特別是做低端耐磨磚的企業(yè),更是將沙崗作為重要的通路。有些批發(fā)耐磨磚的老板甚至在這里掘得第一桶金后,繼而建廠生產瓷磚。而至今在沙崗市場上還可以看到耐磨磚等比較老的瓷磚產品,甚至許多業(yè)內人士都以為淘汰了多年的產品,在沙崗市場上仍然可以看到和買到。還有部分企業(yè),將一些不合格的產品通過沙崗市場銷售。
  

  大約是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來自岳陽、衡陽等地的湘籍經營者開始到這里扎根落戶,開始了他們的瓷磚銷售創(chuàng)業(yè)之路,在新世紀之初在老鄉(xiāng)及親屬關系的帶動下,這里的湘籍經營者越來越多。當時的中國瓷磚市場雖然經歷了一場大上生產線帶來的產能劇增,據說僅在佛山南莊,就迅速增加了200多條生產線,供不應求的市場行情發(fā)生了變化,但遠未達到供大于求。特別是當時以佛山為主的瓷磚企業(yè),在品牌定位和產品價位上沒有區(qū)割,產品價格和市場定位相似,全部擠在中端市場,而且都以所謂的品牌化經營,產品定價相對過高,使廣大的低端市場近乎空白。這無疑給這些湘軍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他們以職業(yè)的敏感嗅覺和靈通的信息渠道,將全國各地瓷磚企業(yè)的庫存磚、處理磚等低價買回佛山,再經過簡單的加工包裝或者原樣加部分利潤,通過自己的銷售網絡迅速銷售到全國各地市場。很快將沙崗市場打造成中國低價磚的集散地。

  由于巨大的市場需求,沙崗的生意也出奇的好,來自江西、湖南、湖北、及云、貴、桂地的車擠滿市場。據說在前幾年,一個不起眼的小檔口,一天最多能向全國各地發(fā)十多車貨。誰都不曾料到,檔口那個綰了半截褲腿,有時還會加入到搬運工隊伍,貌似打工仔的小老板,一年就賺取逾百萬的利潤。而那些生意做的大的老板,沒有人說的清楚他們一年能賺多少錢,只知道現(xiàn)在有些老板的生意做的很大,有些自己建了拋光線,還建了磚坯廠,自己注冊的瓷磚商標都有幾個。
  

  私拋廠的崛起
  

  2003年左右,巨大的低價磚市場僅靠買庫存磚和處理磚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特別是有些客戶不滿于原來低價磚的花色和款式,他們希望付出低于品牌磚的成本,獲得市場上正在流行的產品,而不是那些相對過時的花色款式和產品質量不夠完美的產品。這類客戶的量也比較大,而且形成了一塊巨大市場。部分市場嗅覺靈敏、眼光超前的沙崗瓷磚批發(fā)商,在購買各企業(yè)處理的磚坯做拋光加工再銷售的過程中,靈感突發(fā),直接買這些企業(yè)的好磚坯做拋光加工。因為他們在長時間的磚坯加工中,已經對拋光磚的拋光和包裝成本相當了解,自然很容易找到盈利點。也正是因為當時大部分企業(yè)的品牌定位、價格定位相似,部分運作能力較差的企業(yè),其品牌磚在市場上缺少競爭力,銷售額大幅下降形成了庫存壓力。由于渠道越來越弱,哪怕采取降價促銷仍難以提高銷量,加上企業(yè)不舍得降低手中所謂的品牌磚的價格,因此采取增加品牌的辦法,還有的和沙崗的建陶批發(fā)商一拍即合,雙方直接形成了買賣磚坯關系。
  

  沙崗經營者的那本賬很簡單,找自己要貨的基本都是找上門的客戶或者原來的經銷網絡,自己沒有業(yè)務人員,也不需要營銷推廣費用,那么將磚坯拋光加工后賣出去,除掉拋光成本和包裝成本,仍可以賺到10個點以上的利潤。因為可以直接委托給相關的企業(yè)完成上述加工環(huán)節(jié),自己不需要找工人,也不用買設備,只是轉手一下就可以賺取如此利潤,何樂而不為呢。生產廠也覺得有利可圖,自己的產能本來靠自己的品牌消化不掉,多開一個品牌倒可以解決一部分產能,但是需要投入較大的資金,如組建營銷團隊、品牌宣傳推廣費、備庫存產品等,而且在市場品牌數(shù)量巨大的情況下,想做個牌子一下子解決很大的產能也不現(xiàn)實,那么這種主動找上門來的不需要任何營銷推廣成本的生意自然值得做。賣一片磚坯的利潤雖然比賣一片成品的利潤低些,可哪怕600規(guī)格的低質磚也有一、兩元的利潤,由于買磚坯者一次下單數(shù)量巨大,每筆生意的利潤也不少。關鍵是企業(yè)的窯爐設備等都是現(xiàn)成的,不需要再投入什么,只是將不能消化產能以磚坯的形式賣出去就行。賣磚坯不用配庫存,資金回籠快。
  

  這應該算是私拋廠的雛形。哪里存在商機,哪里就會有大量的進入者。隨著買賣磚坯市場的放大,有些做低價磚生意的批發(fā)商開始自己買來拋光線,用來加工自己買回的磚坯,進一步降低自己的拋光成本,而且也可以幫同行拋光賺取加工費。專業(yè)的拋光加工廠自然也就誕生了。由于當時的商標管理尚不像現(xiàn)在這樣嚴格,自然人也可以注冊商標,有些精明的經營者自己單獨注冊了商標,以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沙崗的不少陶瓷批發(fā)商哪怕自己沒有拋光線,也都擁有自己的商標。如果是單獨加工的磚坯,他們往往也會讓磚坯廠單獨起標。如果是處理磚,雖然要么磚坯是統(tǒng)標的“中國制造”或者是各個品牌的底標,但是大多經營者都會用自己的包裝箱包裝。當然,這是固守在沙崗的陶瓷批發(fā)商。至于一些更加精明的批發(fā)商,則利用自己前期積累的第一桶金,到南莊、小塘等地建起拋光廠,從磚坯企業(yè)開始大量購置磚坯,進行專業(yè)的拋光生產。這些人擁有自己的商標,產品花色多達幾十個品種,幾乎囊括了市場上所有好銷的產品,并備適量庫存,專門招聘業(yè)務人員在各地開拓業(yè)務,跟品牌廠一樣搞區(qū)域專賣制度,惟一不同的是不用搞統(tǒng)一專賣店。由于產品價格低于品牌磚不少,所以填補了低價磚市場,很多企業(yè)的銷售額做的很大。當然許多私拋廠沒有忘記成長的故鄉(xiāng)沙崗,很多廠都在沙崗設一個門市,作為廣東地區(qū)的銷售中心。

  2006年之后,國內房地產持續(xù)升溫,也帶動了瓷磚市場的火爆,連續(xù)幾年瓷磚產能每年都是兩位數(shù)的增速。在巨大的市場面前,當然也就存在著最大的機會,私拋廠模式被快速復制,一大批原陶瓷企業(yè)的銷售人員或自己或與人合伙投資私拋廠,并很快獲得投資收益。2008年——2009年則算是私拋廠大量涌現(xiàn)的頂峰,華夏陶瓷城也出現(xiàn)了私拋廠一條街,甚至幾條街,幾百個私拋廠品牌把華夏陶瓷城的邊界進行了再度擴展,曾經的許多作為陶瓷城配套的產品倉庫被迅速改為展廳。
  

  同時,在2008年左右,不少品牌操作能力不強,或者產能巨大靠自有品牌難以消化產能的企業(yè),開始大規(guī)格銷售磚坯。這些企業(yè)大都調整自己的產品結構,縮短了產品線,通過專一生產某類產品來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磚坯銷售的利潤。還有些私拋廠在賺了第一桶金后,自己上窯爐生產磚坯,甚至還出現(xiàn)了專門賣磚坯的企業(yè)。磚坯企業(yè)的大量出現(xiàn),也使磚坯的價格不斷走低,繼續(xù)加速了私拋廠產品的價格下降。私拋廠也因此成為低端瓷磚市場的主要力量。
  

  新產區(qū)的裂變
  

  隨著佛山陶瓷主導的外遷與擴張,在2007年之后,國內由原來的幾大產區(qū)迅速裂別為多個產區(qū)。這些新產區(qū)的誕生,改變了低價磚的競爭格局。因為新產區(qū)的產品定位和定價較低,目標市場多以三四級市場為主。這些新產區(qū)的品牌多以二三百公里作為市場銷售半徑,他們憑借價格優(yōu)勢、區(qū)域優(yōu)勢、物流優(yōu)勢,成為當?shù)氐蛢r磚市場最強的競爭對手。從2008年后,一個“區(qū)域品牌”的名詞開始在行業(yè)內不斷提及和傳播。區(qū)域品牌擁有強大的價格優(yōu)勢,其價格遠遠低于佛山私拋廠的產品價格。區(qū)域品牌迅速成為當?shù)氐蛢r磚市場的主力軍,讓佛山私拋廠也很難闖進他們的領地。
  

  有人說,法庫產區(qū)的出現(xiàn),使佛山私拋廠在東北市場的銷售額銳減,也基本攔截了來自東北的原沙崗客戶。有一個沙崗經營者曾說,過去他每月發(fā)10車貨,其中有7車是發(fā)到江西的,自從高安產區(qū)的出現(xiàn),他很少再有貨發(fā)到江西,主要市場成了廣西、云南和貴州。而去年底,廣西產區(qū)的出現(xiàn),又把西南各省區(qū)的低價磚市場據為己有。受私拋廠和區(qū)域品牌的雙重擠壓,原來沙崗經營者的生意受到了很大影響,有些不得不慘淡經營,還有些轉到國內二三線市場,做起了經銷商。而整個沙崗市場在2009年下半年也曾經一度冷清過。當然沙崗市場并未受到太多影響,正應了那句話:江湖不老,老去的只是英雄。有些原沙崗經營者在生意慘淡下退出市場,但大批的私拋廠和區(qū)域品牌都到沙崗拿店,作為自己品牌在廣東市場的窗口。從當前看來,沙崗的市場似乎更具規(guī)模了,只是這里的低價磚江湖已經成為私拋廠和區(qū)域品牌的天下。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