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開著QQ和寫字板假裝寫文案,其實是聊天;接到好友電話會說“您好,是是是,您請講”……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忙、實際上卻能把偷懶進行得神不知鬼不覺的人們,被定義為“裝忙族”。近日,一項調(diào)查顯示,90.1%的公眾發(fā)現(xiàn),身邊存在“裝忙族”。86.1%的人承認自己會在工作中“裝忙”,其中15.9%的人“經(jīng)常‘裝忙’”。
在競爭激烈的職場,“我很忙”是許多職場人士的口頭禪,而不忙的人仿佛是可恥的。為了自己能樹立一個積極的職場形象,為了能適應職場的生存法則,“裝忙”,似乎成了一些白領的職場招數(shù)。
真忙:目標明確且感到充實
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生活的腳步越來越快”絕不僅僅是一個比喻,當前全世界行人的走路速度也真的是越來越快了,尤其在一些經(jīng)濟發(fā)展比較迅速的地區(qū),一些都市人幾乎是“小跑著”穿越大街小巷。匆匆的步履是都市繁忙生活的一個標志,而在競爭激烈的職場,“我很忙”則成了許多職場人士的口頭禪。不忙的人仿佛是沒有上進心的,或者是有可能淪落為職場邊緣人的。“在電話里問起朋友的近況,誰都在說自己忙,真有這么多忙不完的事嗎?”這是一些人共同的感覺。
有人說,真忙的人,通常是自己安排的,他們能力到了一定程度,職位有了一定高度,需要他們親自過問并最后定奪的事情也就多了起來。工作中,這些人忙而不亂,會把時間安排得更為緊湊。他們也許有些累,但他們會感到充實,同時目標明確,身心愉快。
而至于“裝忙族”,有人將他們定義為:一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忙、實際上卻能把偷懶進行得神不知鬼不覺的人們。這個還得從不久前流行于各大論壇的熱帖說起。該帖詳盡介紹了時下最常用的職場“偷懶”招數(shù):“同時開著QQ和寫字板假裝寫文案,其實是聊天;看網(wǎng)頁時眉頭緊皺,看到好笑處也保持嚴肅;開著excel窗口玩flash小游戲;接到好友電話會說”您好,是是是,您請講“……目前,”偷懶妙招“還在被網(wǎng)友們不斷豐富著。
對于“裝忙”,理解還是反感
為什么要“裝忙”呢?調(diào)查中,39.7%的人表示“裝忙”可以給大家留下好印象;37.5%的人認為“裝忙”更有可能獲得晉升;33.2%的人認為“裝忙”能減輕工作壓力。
林小姐是一名行政秘書,也是一名標準的“裝忙族”。在公司的電腦上,她貼滿了N次貼,讓大家覺得她有很多事情要做;看網(wǎng)頁時她會故意眉頭緊鎖,讓其他人感覺她一直在認真工作;她還會借倒開水之機離開辦公區(qū)忙里偷閑。她向密友透露,她經(jīng)常以復印資料的名義到樓梯間打電話,一個電話就聊半小時,回來若是遇到老板問話,她就會找一些“復印機壞了”等說法。“工作一年多了,我有時候覺得工作內(nèi)容有點瑣碎重復。為了讓老板和同事有個好印象,還是得把表面功夫做足。還有,老板看你忙里忙外的,也就不太會再給我一些額外的任務了。”林小姐說。
與林小姐的“小算盤”不同,余先生為自己的“裝忙”大呼無奈。他說,他的“裝忙”體現(xiàn)的是職場的生存法則和技巧。“公司出于全局考慮,把我負責的項目給‘砍’掉了,看著其他項目組的同事忙進忙出的樣子,我心里特別著急。我現(xiàn)在還是比領導早到辦公室,到了下班時間,我還是裝模作樣地敲鍵盤,反正我要表現(xiàn)得忙碌上進,不讓領導覺得我是‘公司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