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當其位,我們從惠普總裁MarkHurd因性騷擾而不得不離職就能體會。如果能力與職位不相稱,則韓信便從項羽的麾下奔向劉邦,后來成為劉邦擊敗項羽最得力的干將。如果不能親君子,遠小人,則后主不再主。秦檜害死了岳飛,大宋從此無以抗金,嚴嵩、魏忠賢不知道殘害了多少忠良,而崇禎處死了袁崇煥之后便斷送了大明江山。那很多企業(yè)辛辛苦苦的培養(yǎng)了很多骨干員工,卻為他人做了嫁衣裳。骨干員工的流失,究竟會給企業(yè)帶來多大的損失,這是無法估量的。
四固則是“君之所審者四:一曰大德不至人,不可以授國柄。二曰見賢不能讓,不可與尊位。三曰罰避親貴,不可使主兵。四曰不好本事,不務地利而輕賦斂,不可與都邑”。企業(yè)選拔干部,必須從崗位的特點出發(fā),取其所長,舍其所短。蘇武在匈奴持節(jié)十九年不屈,那是何等忠誠,這便是漢武帝識人的過人之處。而具有233年歷史、在全球范圍內掌控270多億英鎊資產的巴林銀行,最后卻毀于NickLeeson之手,實在讓人遺憾。求伯君邀請雷軍,蓋茨讓位于鮑爾默,這都是讓賢。但是,一個優(yōu)秀的技術人員也許最好是培養(yǎng)成一個技術專家,卻并一定適合培養(yǎng)成一個管理人員。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選拔干部一定要考慮其綜合素質,很多企業(yè)在這上面誤入歧途,結果往往事與愿違,員工很不開心,領導也很失望,其結果是兩敗俱傷。比如,一個企業(yè)的執(zhí)行力必須依托于那些有能力、有責任、有魄力又敢于承擔責任的干部。如果選拔一個膽小怕事、循規(guī)蹈矩的員工作為領導干部,其結果必然是一代不如一代。獅子領導羊群,則羊都成了獅子,而羊領導獅群,則恐怕獅子都成了綿羊。蘋果當年驅逐喬布斯和喬布斯回歸蘋果之后的對比,就是一個絕佳的案例。
五事就是“君之所務者五:一曰山澤不救于火,草木不殖成,國之貧也。二曰溝瀆不遂于隘,障水不安其藏,國之貧也。三曰桑麻不殖于野,五谷不宜其地,國之貧也。四曰六畜不育于家,瓜瓠葷菜百果不備具,國之貧也。五曰工事競于刻鏤,女事繁于文章,國之貧也”。企業(yè)領導必須做到崗位清晰,分工明確,不一定要一個蘿卜一個坑,但必須做到一個坑必須要有一個蘿卜來管,而且必須有標準,過猶不及。很多企業(yè)在初期,以規(guī)模小為借口,分工不細,責任不明,一些企業(yè)在規(guī)模壯大之后又以發(fā)展太快為借口,還是分工不明確,甚至沒有崗位職責書。相反,張瑞敏只所以能帶領海爾走向成功,恐怕與每塊玻璃都有明確的責任人不無關系。這些具體的事務,都是企業(yè)領導務必心中有數的。
關于選拔人才,《管子•牧民篇》還指出,“故知時者,可立以為長;無私者,可置以為政;審于時而察于用,而能備官者,可奉以為君也。緩者后于事,吝于財者失所親,信小人者失士”。對應到企業(yè)管理,我們不妨理解為,精通業(yè)務的人,可以任命為部門負責人,沒有私心的人,可以負責公司內部審計,既熟悉業(yè)務又能知人善任的人,可以提拔為領導。對市場反應緩慢的企業(yè)不可能成為行業(yè)的領頭羊,不愿意支付高薪就留不住優(yōu)秀的人才,如果任人唯親則會失信于有能力的企管人才。
企業(yè)的領導在知道了識人、選人和用人的總體原則之后,接下來就要知道具體要怎么做!豆茏•權修篇》就說得很詳細,“凡牧民者,使士無邪行……故夫爵服賤、祿賞輕、民閑其治、賊臣首難,此謂敗國之教也”。意思無非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yè)的管理必須從細節(jié)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企業(yè)的執(zhí)行力往往能從日常工作的瑣碎事情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