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中國夢”可以比“美國夢”更大
你在80后、90后面前有危機感嗎?
古永鏘:現(xiàn)在80、90后的創(chuàng)業(yè)者還沒有太多。比起變老,我更擔(dān)心跟不上時代。說老誰不老?我這個人偏樂觀,會考慮一些我自己能控制的或者是影響的東西,我可不喜歡白擔(dān)心。
你的商業(yè)偶像是誰?
古永鏘:蘋果的喬布斯。我在斯坦福商學(xué)院的時候,喬布斯來演講過一次。就是那次他認識了后來的太太。有個段子,當年喬布斯和太太居住在不同的城市,他們約會去看電影,一同出發(fā),路上一直通電話,各自買票進電影院,看完之后又通電話……喬布斯的這個做法我覺得有效率,但效率跟效果不一樣,我追求效果。我和太太認識的時候,也是兩地分居,我每周五就專門從北京飛到上海去見她。
“9·11”那天你在哪兒?
古永鏘:香港,那天晚上高盛有個宴會,突然消息就傳開來,我們都不敢相信。我趕上了1989年舊金山大地震,當時我們在34樓開會,貝恩咨詢老大有一臺小移動電視機,我們看到橋塌下來……那種感覺很難想象。
視頻是一個高門坎的行業(yè),李彥宏說百度為什么不做視頻,就是因為投入太大。你為什么要做?
古永鏘:我知道這些大佬們的想法。如果容易做的話我做了還有什么用?他們一來我就倒了。我的幾次冒險就像劉翔跳欄,看上去挺順利,但是有很多欄。我喜歡冒險,表面上看賭很大,但我都是算好才賭的。
你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的故事嗎?
古永鏘:我現(xiàn)在做的是一個“中國夢”。“美國夢”其實很簡單,有車有房,有兩個孩子,就是中國說的小康社會。但是在現(xiàn)在這個歷史階段,“中國夢”可以做更大,我們有很大的可能性做到相對比較大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