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創(chuàng)業(yè)者不顧實際情況,一門心思單打獨斗,就很有可能延誤企業(yè)的發(fā)展。畢竟分享利潤總比誰也沒有利潤好。春秋時代戰(zhàn)國七雄尚講合縱連橫,投資者還是需要有一定的胸襟。
案例四尋求過度弱小的合作伙伴
為了在合作項目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享受說了算的痛快,兩年前,蘇北某知名造紙廠放棄了與許多大企業(yè)及頗具實力的投資機構的合作機會,而決定與一家小型企業(yè)洽談合作,共同投資一個新項目。誰料在合作項目執(zhí)行接近尾聲時,突然出現一個意外情況―該工程的排污項目驗收不合格,需要再投入一筆資金進行改造。這家造紙廠向合作方提出共同承擔排污項目的改造資金,但對方卻向他們道歉,表示自己做這一項目已經是勉為其難,再拿出更多的資金已是力不從心。
該造紙廠只好轉而向銀行尋求貸款,但所貸到的資金離項目所需仍有相當距離。該造紙廠于是尋求其他的合作伙伴來解決資金難題。新找到的合作伙伴希望該廠原來的合作伙伴退出該項目,而后者則堅決不肯退出。三方僵持不下,最后該造紙廠只好忍痛放棄了這一項目。
誰都想說了算,誰都想當“主人”,但主人不是誰都能當的,不是誰都能夠當好的,當家做主意味著更多的付出和更大的責任。
創(chuàng)業(yè)者在尋求合作伙伴時一心追求話語權,但軟弱的合作者卻可能在你需要時,不能給予你及時和有力的幫助,反而有可能使一些更強大的潛在合作伙伴卻步不前,棄你而去,使你喪失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