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受“沖擊”德化瓷不比歐洲差

日前,記者從縣經貿局有關部門獲悉,在這場“地震”中,我縣陶瓷業(yè)并未受到正面沖擊。涉及的1500家中國陶瓷企業(yè),沒有一家是德化瓷。
“我們仔細研究了歐洲的陶瓷產品,得出結論:我縣陶瓷產品在質量上不會遜色歐洲陶瓷。”做陶瓷外銷環(huán)宇陶瓷有限公司總裁黃美羅自信滿滿地告訴記者。據透露,上述論斷是他在詳細解剖了歐洲陶瓷產品之后得出的。
據介紹,歐洲產品的價格往往是我縣陶瓷產品的數倍。“像我們的一些產品,其技術領先歐洲二十年,但價格卻遠遠低于同類歐洲產品。”黃美羅表示:我縣陶瓷業(yè)無論從技術還是設備方面來說,總體水平已經接近國際水平,“其實我們的陶瓷,在質量上不會遜色歐洲陶瓷太多,只是在產品風格、樣式等細節(jié)上不如歐洲陶瓷。造成我們陶瓷產品價格遠遠低于歐洲產品的原因,正是這些細節(jié)”。
黃美羅分析說,價格差異并非來源于技術,而是設計細節(jié)和營銷等方面的問題。他認為這是怪異的現象:按道理,當我縣陶瓷產品的技術超過歐洲產品,價格就應該比歐洲產品貴上幾倍才合理。
針對這種情況,縣工商聯(lián)主席賴耀清認為,首先,要打開歐洲陶瓷市場,必須先了解歐洲人的消費心理,陶瓷企業(yè)可以先派人到歐洲調研,了解歐洲的民俗風情、感受歐洲文化,進而將這些因素結合在陶瓷產品研發(fā)設計當中;其次,企業(yè)要有先進的營銷理念,泉州陶企在攻占歐洲市場時可以考慮聘請國外的營銷人員;最后,在產品質量方面一定要嚴格把關,使質量達到要求,因為歐洲人十分注重信譽,如果發(fā)生退貨現象,哪怕一次,都很難再取得歐洲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