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亞企管在數百家企業(yè)咨詢服務中看到、聽到許多問題發(fā)生,品質不穩(wěn)定、交期不能保證、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這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天天發(fā)生、重復發(fā)生,為什么會這樣?我也聽到老板、管理人員、員工經常說忙、累,但努力了、付出了、敬業(yè)了、認真了就夠了嗎?不夠!我們要看效果達到沒有,不是我們的能力不夠,而是我們對問題的理解,對解決問題的思路出了問題,是我們只認識到管理有形的一面,而沒有意識到管理無形的另一面,因此我們要從管理的深層次理解,從對管理問題的分析入手。
先要理解管理是怎么產生的,澤亞企管曾經服務的一個家具企業(yè),調研老板時談到創(chuàng)業(yè)時說當時都是自己一個人搞,買材料、制造、銷售、送貨都是自己一個人,品質標準、材料使用都是自己控制,這個時候是自我管理,后來訂單多了就又請了幾個木匠師傅一起做,這個時候就需要管理了,因為原來自己做時質量、浪費都是自己把握,沒有圖紙、沒有質量標準,他不會去畫圖紙、去設計質量標準就可以把家具做出來,但請人后呢?這些人是不是嚴格按照要求做呢?結果是令老板大失所望,怎么樣讓這些替你做事的人達到你的要求,做事和管事的區(qū)別從這就開始了。
這時候就有了管理,也就是說管理是從請人做事開始的,換句話說就是管理一定是和別人相關的,管理一定不是你一個人的事。
請了做事的人,還要請管做事的人,因此就有了管理人員,就有了分工,就有了管理層級,這是中國中小工廠的一個縮影,那么怎么解決呢?繼續(xù)分析,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是什么?靠領導!大家對管理的認識是從認識領導開始,總認為管理就應該是領導的事,管不好是領導無能。其實不是領導不認真、不是領導不負責任,但客觀的結果就是問題沒有解決。如果把管理的理解僅限于對領導的理解就錯了,錯在單純的依賴領導,所以我們會遇到的是一年換了兩個廠長、一年換三個老總,但問題沒有解決,品質問題、交期問題還是不斷,領導天天挨罵,天天受批評,長期以來,老板認為是沒有找到好領導,只要找一個好領導,管理就不會有問題,這是我們一直在犯的錯誤!
老板也想找一個替身,和自己一樣的人來管廠,但結果往往是事與愿違,最后和企業(yè)分道揚鑣、不歡而散,這是我們見到的,是我們認識管理的常規(guī)思維。
一、領導式管理的不足。
1、細節(jié)失控;領導自己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的下屬每天每時每刻在做什么你知道嗎?不知道!有人說那多找?guī)讉領導盯著,那我想問盯人的人誰來盯呢?一直盯下去,得多少人!不現實,而且會造成大量的成本;
2、管理成本大幅上升;很多企業(yè)看似做大了,但一算賬發(fā)現不賺錢,管理費用上升的幅度遠遠大于銷售額上升的幅度,我們就知道是哪里出了問題;
3、做領導的一定要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我們認為領導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就永遠解決不了問題,單純靠領導管理就會涉及到權力,請了人做管理,但效果不好,認為是授權不夠,就整體授權,但授權后發(fā)現有了小山頭現象,各自為政,推脫責任,又想到收權,因此權力不斷在高層、中層之間游動,一會有權、一會無權,管理人員、員工無所適從。
4、有人做事、沒人管事;操作層在做事,而管理層在管人,沒人管事,這是非常糟糕的管理,從接到訂單開始有沒有人從頭跟至尾呢?有沒有人對此負責呢?有,就是老板負責,因此造成的結果就是管理系統(tǒng)與操作系統(tǒng)脫節(jié),員工累經常加班加點、管理人員累而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