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運營銷的目的來看,恒源祥已經(jīng)完成了知名度的提升和奧運贊助商身份的有效傳遞。
可以說,恒源祥利用相對較低的成本,完成了一場奧運營銷的非奧運打法,借用一種近似無賴的策略,將惡俗廣告“發(fā)揚光大”。但是卻創(chuàng)造了可以與“艷照門”一樣備受關(guān)注和爭議的話題。
這種話題惹來的是全國數(shù)百家媒體、無數(shù)網(wǎng)民、專家學者免費傳遞恒源祥這個品牌。
褒貶不一,最終受益的自然還是恒源祥。
至于有的專家批判恒源祥不缺知名度,這么做會損害美譽度,實際上這種說法忽略了恒源祥作為奧運贊助商這個背景。恒源祥是不缺知名度,但是它缺奧運贊助商這個知名度。聯(lián)想、伊利、可口可樂又是火炬、又是明星代言,奧運營銷活動一波接一波,恒源祥沒有那么多財力,只好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放在廣告上,然后集中力量狠狠地惡搞一把。結(jié)果媒體和群眾都成了“恒源祥奧運贊助商”信息傳播的啦啦隊。
罵聲背后的市場寬容
這個廣告出來會被罵,恒源祥在制定這個廣告時就肯定知道。
長達一分鐘的枯燥廣告,稍有智力的人都知道會被罵得很慘,所以我們不要懷疑恒源祥的智商。
沒準恒源祥還會嫌罵得不夠猛烈呢。
消費者盡管時常罵一個產(chǎn)品,但也有可能是忠誠的消費者對象。
比如春晚年年挨罵,可是年年收視率不減;
日本經(jīng)常被國人罵,可是為什么大街上到處是豐田、本田和日產(chǎn);
消費者會不會因為恨一個廣告而拒絕其產(chǎn)品,腦白金已經(jīng)告訴你答案:NO。
消費者往往口是心非,我盡管罵你,但是我還得用你,這是個基本的事實。
事實上,罵聲越猛烈,市場越寬容。我有一個朋友,國內(nèi)的知名策劃人,曾經(jīng)多次批判過羅納爾多的金嗓子廣告,可是有一次我們一起做項目,嗓子不舒服,仍然購買金嗓子喉寶。因為相比較其他品牌,就這個知名度最高。
同樣,我們很多人罵恒源祥的廣告,但是到終端實際涉及到自己的購買利益時,仍然會選擇一個自己知曉的品牌。
至于有些網(wǎng)友有些過激的言論,說損害了他們的感情,應該取消恒源祥奧運贊助商的資格。這只能說他們過于脆弱。是更容易上套的人群。試問在春節(jié)期間,很多企業(yè)都在電視臺投放了廣告,但你真正記住有哪幾個,記住之后又進行持續(xù)傳播有哪幾個?
答案恐怕只有恒源祥。
恒源祥集團曾公開召開廣告解讀會聲明,“設(shè)計此廣告的初衷是為向全國人民拜年。有搞笑的因素在里面。”結(jié)果又形成一波接一波的炒作。
可以說,罵聲、批評聲反倒成為傳播聲。
恒源祥這則廣告堪稱成本低廉、短期高效、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