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jīng)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chǎn)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chǎn)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chǎn)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人物傳記>>|
怡心西塞山前 藏寶太湖岸邊

發(fā)布:2011-8-10 8:50:50  來源: 浙江日報 [字體: ]

怡心西塞山前 藏寶太湖岸邊

怡心西塞山前 藏寶太湖岸邊

怡心西塞山前 藏寶太湖岸邊

怡心西塞山前 藏寶太湖岸邊

怡心西塞山前 藏寶太湖岸邊

怡心西塞山前 藏寶太湖岸邊

題記:

  1916年,對今天的我們來說,已經(jīng)顯得比較陌生和遙遠。這一年的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殘酷地進行著,還看不見和平的曙光;這一年的中國,袁世凱的稱帝美夢破碎無余,北洋軍閥紛紛割據(jù)自立,亂世的帷幕被粗暴地撩起。時光荏苒,在95年之后,我們重新注視1916年,但視線不在紛亂的政治局勢,而在永恒的文化層面;目光不在北京,而在湖州。因為這一年的湖州,誕生了著名古錢幣收藏家陳達農(nóng)先生。他將以1916年為起點,勾勒出跨越世紀的收藏曲線。這條曲線雖然有很多拐點,但它延伸不斷,不懈向前……

  鏈接:

  克勤郡王,為清朝十二家鐵帽子王之一,其祖先在清朝開國時期立下汗馬功勞而受封。整個清朝,共傳13代,獲封者16人。

  點評

  陳達農(nóng)先生首先是一位藏者,他的古錢幣藏品精美絕倫,古錢幣研究多有建樹;其次,他是一位壽者,是收藏界的高年耆老,也是百年歷史的親歷者與見證人;他更是一位仁者,其人生感悟融合在收藏事業(yè)之中,宗教情懷貫徹于文化領域之外。

  怡心西塞山前

  記著名古錢幣收藏家陳達農(nóng)先生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這是唐朝著名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寥寥數(shù)語,便將西塞山的優(yōu)美景色與詩人的閑情逸態(tài)刻畫出來,讓人在千載之后猶回味無窮。西塞山就在湖州,它好像蘊有天然的韻律,只待詩人來此,眼遇神交,即可譜出雋永的歌聲。

  西塞山迥脫凡塵的山水,賦予湖州以持久的文化內(nèi)涵,為湖州開辟出一條高雅的文化之路。諸多文人學士行走其上,腳步從容而扎實,神情超脫而瀟灑。皎然之詩,陸羽之茶,趙孟頫之字,王蒙之畫,如同一個個文化路標,指引著湖州不斷前行。

  自古以來,收藏與文化驂靳追隨,互為唇齒。文化是收藏的源泉,收藏是文化的動力。當湖州的文化事業(yè)有如西塞山一樣摩天接宇時,湖州的收藏事業(yè)也如太湖之波一樣推浪涌潮。當年,嘉業(yè)樓曾以豐富的藏書名聞海內(nèi),將湖州的收藏傳統(tǒng)延展得更加遼闊,而今天,大批湖州收藏家在踵續(xù)先賢道路的基礎上,另辟蹊徑,愈行愈遠,為湖州收藏開創(chuàng)出嶄新局面。在此,不得不提到陳達農(nóng)先生,他于上世紀初誕生在湖州,經(jīng)歷無數(shù)人生傳奇,堅持收藏達70多年,艱辛備嘗,始終不渝。如今年望期頤,仍然豪情不減,繼續(xù)在收藏領域奮力跋涉。他的收藏以古錢幣為主,藏品達4000多枚,種類全面,并有很多珍品孤品,叫人嘆為觀止。

  從年齡來說,陳達農(nóng)在收藏界堪為元老;從藏品而言,他也足可稱雄。他自稱“西塞泉叟”,在西塞山下怡心養(yǎng)壽,體味人生;他坐擁珍幣名泉,在太湖岸邊書寫著永遠的傳奇。

  “浙江當代十大收藏家”暨“浙江民間收藏十大精品”

  大型公眾推選活動專題宣傳

  浙江當代十大收藏家

  風采錄

  CHEN

  DANONG

  壽者

  見到陳達農(nóng)先生,是在他的寓所。寓所臨河而立,四周綠樹婆娑,青藤掩映,看起來很顯幽靜。屋內(nèi)裝飾典雅,潔凈無塵,可見主人的生活情趣。

  陳先生雖已95歲高齡,但鶴發(fā)童顏,眼明耳聰,說起話來仍然思路清晰,謦欬如珠:“我祖籍上虞,但家里很早就搬到湖州來了。父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商人,在湖州開了好幾家銀樓,生意一直很不錯。父親篤愛風雅,加之有一定財力,因此收藏了很多瓷器、玉器、字畫等。我從小耳濡目染,很早就對收藏感興趣,父親就是我的啟蒙老師,對我來說,走上收藏之路是理所當然的。”

  陳先生收藏經(jīng)歷的最大特色就是有家學淵源,但與眾多藏家一樣,他的收藏事業(yè)也是循序漸進:“小時候,我只是對收藏有興趣而已。真正邁入收藏的門檻,是在20歲左右。那時候正值抗日戰(zhàn)爭時期,浙江很多名門大戶都挈婦將雛,舉家避難遠方。一大批人變賣家當,茍全亂世,因此造成了戰(zhàn)時古玩市場的短暫繁榮,不過這種繁榮的背后是無數(shù)的辛酸和無奈。當時湖州的古玩攤就有400多個,我流連其中,淘到不少寶貝。那時我收藏的東西很多,陶瓷、書畫、錢幣、雜項、玉器等都有,但后來只剩下了錢幣。”

  之所以如此,是有深刻原因的。陳先生接下來的一段話讓人聽來,只覺無限感慨:“我從20歲開始收藏,一直沒有間斷,到50歲時,在全國收藏界已小有名氣。但這時,文革開始了。早在解放后不久,由于家庭原因,我就被扣上了右派的帽子,在反右運動中飽受沖擊。像我這種右派分子,在文革中自然無法逃脫,一直受到打壓。緊接著便是抄家,家中收藏的很多東西都被搬走,所剩無幾。”

  后來,時代的巨大變遷總算讓陳先生感到些許欣慰:“文革后,國家撥亂反正,我的右派帽子被摘除了。原先被抄的藏品也陸續(xù)返還,但很多貴重的瓷器、玉器、字畫等已經(jīng)下落不明,再也找不到了。不過還算幸運的是,我那些古錢幣大多都拿回來了。從此之后,我就專注于古錢幣收藏,直至今天。”

  文革結束后,陳先生雖年屆耳順,但他同當時大多數(shù)知識分子一樣,仍想發(fā)揮才干,不愿就此沉淪,而時代也給了他展示自己的機會。很快,知識淵博且收藏經(jīng)驗豐富的他就被調(diào)進了湖州博物館:“在博物館工作,我感到很榮幸,但又略有遺憾。當時我很想從事研究工作,因為這是我的興趣所在,可是由于種種原因,我未能如愿,最后負責博物館的藏品收集工作。那些年里,我和同事們跑遍了浙北地區(qū),為充實館藏盡心盡力。館里撥下9萬元費用,我們卻用它收集了近11萬件文物?梢圆豢鋸埖卣f,湖州博物館今天的館藏基礎是我們當年打下的。”

  談起這些往事,陳先生始終面帶笑容,神色淡定,其超脫無礙的境界渾然天成,若與道俱。他從一個名門子弟變成所謂的“右派”,蹭蹬多年,但獨善其身,始終不改其志;后來又變成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雖不免厄轅之嘆,但仍盡心竭力,奮力馳驅(qū)。時代與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連,這就要求個人有很高的應對技巧和應變智慧,就此來說,陳先生的出處態(tài)度可謂一面鏡鑒。

  藏者

  陳先生的人生經(jīng)歷甚是曲折,其收藏經(jīng)歷更是艱辛無比,不過無數(shù)心血和汗水也讓他得到了回報,這體現(xiàn)在他擁有的很多古錢幣珍品之中。他微笑著拿出一個盒子,內(nèi)有一枚西漢的古錢:“這枚古錢流傳有緒,當年是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藏品,盒內(nèi)有他的親筆篆文"漢定千錢寶楚之人",并署"寒云"字號于其后。我得到這件寶貝,也是緣分所歸。這枚古錢是用鐵鑄制的,形似楚爰,但體型更大。正面鐫有"定千"兩字,說明它當年記值一千,其貨幣價值是很高的。”

  陳先生還有更得意的寶貝:“我藏有一枚天啟通寶,是明末天啟時期的貨幣。它用黃銅鑄制,色澤純厚,刻字清晰。有趣的是,這枚錢幣背面按方位刻有八個月亮,其中正位的四個懷抱明星,組成一幅星月交輝的圖案,很有鑒賞價值。”

  天啟皇帝是明末昏君,在他之后沒多久,農(nóng)民起義席卷全國,張獻忠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張獻忠?guī)П胧窈,建立了大西政權,但為時不久,它有沒有條件開展經(jīng)濟活動,以前在文史界一直有爭論。很多人傾向于認為大西政權毫無建樹,不可能鑄造錢幣,可陳先生手頭上偏偏藏有一枚張獻忠時期的"西王賞功"銀幣,讓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前幾年,考古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古錢,與陳先生的藏品一道,用實物讓這個疑問迎刃而解。這也反過來證明了陳先生這件藏品的巨大文物價值。

  陳先生還藏有一套咸豐元寶,共五枚,正面分別刻有“當千”、“當五百”、“當二百”、“當百”、“當五十”字樣,背面刻一星一月,做工極細,精美無比。據(jù)陳先生研究,這套錢是當時克勤郡王府所鑄,非常難得,其中尤為珍貴的是“當二百”,就目前所知,傳世只有3枚。

  這些精美的古錢不過是陳先生藏品的一鱗半爪,他還藏有西漢五銖、新莽布泉、開元通寶、嘉靖通寶等歷朝錢幣,而一枚光緒通寶母錢更是其藏品中的點睛之作:“所謂母錢,就相當于模板,所有的錢幣都是以它為標準樣式鑄造出來的。在歷代的造幣活動中,母錢一般只有一兩枚,在當時就十分珍稀。我藏的這枚光緒通寶母錢為黃銅鑄制,正面刻字,背面鐫有兩龍,形制優(yōu)美,樸重渾厚。它的價值在當時就非同凡響,在今天更是不可估量。”

  仁者

  陳達農(nóng)先生少時曾蒙孔孟之教,后來卻成為正統(tǒng)的基督教徒。早年,他曾負笈于神學院,飽受宗教熏陶,學業(yè)精進,智慧日增。畢業(yè)后,他當過一段時間的牧師,在宗教實踐中廣結善緣,普示愛心。有人說,孔孟所提倡的“仁”與基督所宣揚的“愛”在本質(zhì)上是相通的,而陳先生仁愛并修,本心澄澈,早已在混沌大道中找到了永恒的支點。

  收藏中,陳先生也是以仁愛之心對待藏友,毫無保留。上世紀80年代,陳先生在家中定期舉辦收藏沙龍,邀請青年古錢幣愛好者前來聚會,給他們傳授知識,與他們坦誠交流。今天在湖州收藏界很有成就的高勇勇先生回憶說:“我是陳老師的學生,他以前在給我們講課時,態(tài)度非常謙虛,平易近人,沒有一點架子。我很喜歡古錢幣收藏,經(jīng)常向他借書,每次他都有求必應,毫不吝惜。他還經(jīng)常帶領我們參加各種交流活動,給我們提供擴大眼界的機會。我想,陳老師表面上是在教我們收藏,實際上是在教我們做人。收藏和人生,在陳老師身上早已合二為一,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是的,當收藏達到了一種境界,便具有了人生的價值意義。

  心存大愛,手玩藏品,讓陳達農(nóng)現(xiàn)在的生活非常平靜安逸。雖然年事已高,但他筆耕不輟,每天堅持寫字作文。這些年來,他出版各種著作5部,其中《古錢學入門》在中華書局付以梨棗,已成為古錢幣愛好者的必讀書。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陳達農(nóng)集壽者、藏者、仁者于一身,仁智相須,天人不二,樂山水而外,復樂收藏。于他而言,收藏其實是一種悟道。他寓所內(nèi)所懸的一副對聯(lián)寫道:“漢柏秦松骨氣,商彝夏鼎精神”,正是他收藏人生的絕佳寫照。

  藏寶太湖岸邊

  主辦單位:浙江日報報業(yè)集團 │ 承辦單位:浙江日報社 │ 支持單位: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館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chǎn)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chǎn)區(qū) 更多....
 >> 江西產(chǎn)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chǎn)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diào)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