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一席談,滿眼景德鎮(zhèn)陶瓷精品,秦錫麟溫文爾雅,陶然自得。
28日,為期一個月的“珠山清韻——2011年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大展”,在山西仁和信陶瓷藝術館開展。335件陶瓷藝術精品,展現(xiàn)了不同技法、材質、風格的中國陶瓷藝術風景。它們出自老、中、青三代,六十多位藝術家之手,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教授的作品占了相當一部分,代表了目前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水平。
秦錫麟,69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名譽院長,是當代陶瓷藝術界的泰斗級人物。受主辦方盛邀,他攜作品蒞并參展。秦老很健談,一口南方口音,話題不離陶瓷。“我這是第二次來太原,以前受學生邀請來過。”他說。盡管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有1.8萬名學生,其中包括山西學生,來自上海、山東、湖南、廣東、江西的比較多。
秦老對景德鎮(zhèn)的陶瓷藝術信心很足,他說,經過幾千年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景德鎮(zhèn)成為陶瓷“代言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品種齊全、技藝精湛的陶瓷重鎮(zhèn)了。傳統(tǒng)的陶瓷技藝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同時新工藝、新技術又拓展了陶瓷的表現(xiàn)空間,“可以說,陶瓷是科技和藝術的綜合體現(xiàn)。”
對于這兩年的陶瓷收藏熱,秦錫麟很欣慰,“上世紀90年代前,我們的陶瓷作品都是在外國辦展,很多名瓷賣給了外國人。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陶瓷熱逐年升溫,陶瓷收藏品市場價值不斷走高。有的藏家不惜跑到日本、新加坡,把賣出去的好東西再買回來。”
“高水平的陶瓷展在北京、上海經常舉辦的,來山西這是第一次。”秦錫麟介紹說,山西的陶瓷收藏剛剛起步,不是經濟達不到,而是意識沒趕上。盡管剛剛開始,但山西的潛力巨大,有一個慢慢培養(yǎng)的過程。他建議陶瓷愛好者們收藏一定要求精,勿求多,“大師的作品也有不好的,收藏就要搜集精品。物以稀為貴,存世作品少的大師,價格自然就高。”
秦錫麟直率地建議,年輕陶藝師的作品,只要你喜歡、東西好,可以考慮收藏。工藝難度大的,燒制過程復雜的陶瓷,無論出自誰手,都可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