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年,在中華兒女心目中,寓意龍騰盛世,國運昌隆,幸福安康。在農歷壬辰年即將來臨之際,許多行業(yè)都抓住“龍”的題材,推出諸多關于“龍”的紀念品。“龍”也是酒瓶造型的傳統(tǒng)題材,在我的“涵平屋”中,龍頭瓶(壺)大大小小有幾十尊,貼花燒制在瓶壁上的龍就更多了,立體龍瓶只有一尊,這座龍瓶的身、蓋、座渾然一體,造型十分優(yōu)美。
這尊龍瓶是山東泰山酒廠生產的“金龍王酒”,云龍戲珠瓶,容量為500毫升,陶胎外部整體鍍有銅色。瓶身高20厘米,卷曲體長22厘米,呈現出一大一小兩個“U”字相連接狀,如果要伸直約有50厘米長,其中龍頭長9厘米,頭上角一長一短呈叉形,長的2.5厘米,龍眼珠凸出,嘴里噙一紅色圓寶珠,直徑約2厘米。長須飄逸,身子盤曲、圓滾、飽滿、壯實,滿蓄升騰之力,全身有龍鱗浮雕,一片一片層次謹然,背鰭豎立如馬鬃,層層疊疊,從頸部一直延伸至尾端。尾上翹,仿佛隨身擺動,助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力前行,身下和側面各有2只龍爪,有蓄勢飛天之態(tài),其中一只龍掌伸向前方,仿佛在向人們打招呼:“龍年快樂吉祥!”
龍身下云煙氤氳、云團翻滾,為龍瓶底座,由大小不同的十朵飄逸的祥云組成,有騰云駕霧之勢,整體構思巧妙,動感十足,線條簡練流暢,做工精細,色彩古樸,造型大氣雄渾,彰顯了王者風范。
“龍”為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是虛構的神物。聞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龍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的四腳,馬的毛,鼠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龍”是一個本不存在的各種動物的混合體,由我國遠古時代各部族動物圖騰復合而成的,可以在陸上、水里、空中自由來去,興云作雨的神異動物。從某種意義上說,“龍”是中華民族長期相互影響、融合、團結的標志。“龍”具有著無限強大的生命力,變幻莫測,氣象萬千,上可騰云駕霧,下可循地入海,它無堅不摧,不可戰(zhàn)勝,是中華民族無可估量的創(chuàng)造力的象征。“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易經》乾卦的卦辭,表述的就是龍的精神。
隨著“龍”的出現,不僅創(chuàng)造出“龍”字,而且以“龍”字開頭創(chuàng)造出許多美好的詞匯,如龍飛鳳舞、龍爭虎斗、龍騰虎躍、龍?zhí)痘⒀、龍騰瑞氣、龍馬精神等等。在封建社會里,皇帝被譽為龍的象征,皇帝穿的衣服稱“龍袍”、皇帝坐的椅子稱“龍椅”,皇帝睡的床稱“龍床”,皇帝的容顏稱“龍顏”,甚至皇帝發(fā)脾氣也稱“龍顏大怒”。到今天,已到處可看到龍的造型,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更有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龍的傳人》。
我收藏的陶瓷酒瓶中,有“龍”字的酒名有19種、如遼寧的“老龍口酒”、湖南的“元生真龍酒”、安徽的“龍興御液”、江西的“龍洲曲酒”、四川的“黃龍酒”、寧夏的“夏王龍酒”、山西的“龍泉大曲”、廣西的“龍城之花”、重慶的“龍鳳酒”等,這些美酒讓人們飲酒時,接受龍文化的熏陶,欣賞“龍”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