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湖南頻道長沙1月17日電 瓷器是中國的特產。為紀念中國喜迎龍年新春,享有中國瓷都美譽的湖南醴陵市的工藝美術大師們,于2012年元月隆重推出3款以龍文化為主題的釉下五彩瓷藝術精品《祥龍呈瑞》、《云起龍驤》、《龍吟九霄》。尤其是《祥龍呈瑞》作品,系窯變精品,姿態(tài)奇妙,繪畫精美,令人嘆為觀止。最新“龍瓶”系列問世后,即在2012年元月17日湖南衛(wèi)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作為晚會節(jié)目的重要場景裝飾及道具與人們見面,產生出第一輪視覺沖擊波。
據研制開發(fā)這批藝術品的醴陵金煌瓷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志強介紹,《祥龍呈瑞》瓶以1915年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的《扁豆雙禽瓶》作為原型。作品器型端莊大方,典雅別致。敞口長頸,線條柔潤。下端為一圓球狀。象征全世界人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和諧相處,共享美好生活。
《祥龍呈瑞》瓶獨特的形狀是在燒制過程中產生窯變而成的。即在窯燒制前瓶是圓型的,在作品整體規(guī)格保持不變的前提下,通過特別技術控制窯變方向和窯變程度從而使瓶口、瓶頸發(fā)生變異,在相對應的兩個部位呈現凹進效果,但保持對稱。通過奇妙變型后,瓶口如同高高昂起的龍頭,又似巨龍張開大口仰天長嘯。凸顯出巨龍騰云駕霧,氣吞云夢的氣勢。給人以新穎、詭異的視覺感受。這在世界陶瓷制作上又是一大創(chuàng)新和突破,堪稱奇跡。
陳志強說,為了達到特變藝術效果,金煌瓷藝組織以國家級大師宋定國、王堅義領銜的設計創(chuàng)作隊伍,經過多年的研究,從原料配方、成型、燒成溫度等各方面進行反復試驗,最終實現了圓滿的窯變。
記者看到,《祥龍呈瑞》在潔白的瓶體上繪有一條飛舞的龍。龍身擺動,昂首向天,氣勢恢宏。每件作品分別有經過描金的紅、黃、藍、綠、紫、黑、橙等7種。一起排列,顯得色彩鮮艷,變幻無窮。給人以巨龍神采飛揚,激情迸發(fā)的意境,與瓶體凹凸起伏效果相得益彰。
醴陵的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漢代開始產陶,宋元即有青瓷,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公元1908年,醴陵創(chuàng)造發(fā)明了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曾獲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醴陵也因為被成為“東方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