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年輕的設計師,以扎實的美術功底從美術系里畢業(yè),輾轉從家裝設計行業(yè)走到陶瓷行業(yè)的設計圈里來;他一直都致力于以合理、適用、美觀的裝飾點綴人們的家居生活;他是石國安,來自好帝陶瓷的空間設計師。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的“黃金時代”
石國安2007年畢業(yè)后從湖南來到了廣州做家裝設計,后來誤打誤撞來到佛山進入了陶瓷行業(yè)。2008~2009年正是中國房地產瘋狂發(fā)展,陶瓷產品隨之賣得甚為風光的歲月,行業(yè)設計師的技能也日益受企業(yè)重視。這讓石國安頓感在陶瓷行業(yè)做設計的發(fā)展空間很大,因此下定了決心留下來發(fā)展。“自陶瓷產業(yè)開始轉型以來,一般有品牌意識的廠家都會培養(yǎng)自己的設計團隊,正是因為之前從設計公司請來的設計師對企業(yè)文化與企業(yè)產品不夠了解、熟悉,設計出來的形象展廳與企業(yè)的發(fā)展理念有諸多不符,這促使了很多企業(yè)下決心培養(yǎng)屬于自己的設計隊伍,同時也方便企業(yè)擴展網點的靈活調動。”石國安介紹說。
“陶瓷形象展廳設計與家裝設計有所不同,在適用、合理的前提下,陶瓷企業(yè)做三維設計主要是怎樣借助空間體現產品的靈魂,同時產品又怎樣給空間賦有生命的那么一種關系,當然,更為重要的還得靠后期的光源與空間陳設的選用與擺設,來完成空間的格調與氛圍最大化。一個品牌的實力如何,展廳形象極為重要,因為它能最直觀地體現與傳遞公司信息給到全國各地經銷商與消費者。”據石國安介紹,企業(yè)以前是單純的為展示產品而展示產品,現在隨著社會人群生活品質的提高,由直板展示轉換為實景空間展示,更直觀和方便消費者消費。每個企業(yè)都有它自己獨特的理念、市場定位和企業(yè)文化,石國安所執(zhí)行的展廳設計是在以企業(yè)品牌形象為中心的前提下建立統一的形象店空間模板,在終端方面推行與全方位統一管理。
■那些痛苦最后都成了甜蜜的回憶
說到統一模板,石國安用了“痛苦”兩個字來形容。“在陶瓷行業(yè)做空間設計,令人十分痛苦的事情有兩樣。第一是設計模板,動手之前要先確定公司的定位,發(fā)展方向和產品設計方向。平衡公司總部和終端的各種元素相結合,都要經由我們設計師綜合統籌,并通過實際作品來展現,因此模板的設計方向與風格非常重要!”石國安如是說。“過程枯燥無味,傷神傷腦,我深信同行業(yè)同行的兄弟朋友們都有此感觸。”石國安開玩笑道。“但這一過程又是極為鍛煉設計師綜合能力與提高水平的最佳機會,一個好的設計師,不能怕別人否定自己的方案,且必須學會不斷自我否定,方可更快速的自我突破,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設計師。”
第二是“當你挖盡心思把方案完成了,只差推行,實施的時候卻因種種實際的原因達不到自己預期想要的效果,作品得不到很好的展現。”石國安表示,設想得不到實現,實際施工操作時達不到想要的標準,這是經常碰到的事情。“設計效果達不到預期就只能靠后期補救了,如通過配飾、附材等軟裝來實現完善,把遺憾降到最低。一個空間的文化和氛圍與整體效果更多是靠后期的陳設慢慢點綴出來的,一款主磚,就像一件單衣那樣,如沒有袋子,扣子,首飾等等的搭配,就不會有出彩的感覺,配件就是錦上添花的襯托,豐富顏色、花樣、立體感等,盡量把每個空間打造出來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雖然說的是痛苦,但石國安的臉上卻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不用多說,那些“痛苦”的經歷看似是他設計生涯上的阻礙,實則是寶貴的經驗財富。
■關注市場趨勢,迅速消化吸收
石國安說,陶瓷行業(yè)看起來很大,但其實圈子很小。借助一些設計師論壇等平臺,基本上行業(yè)內的設計師相互之間大多都了解認識。此外,大家業(yè)余時間都會組織一些活動來加深感情,促進交流。近兩年陶瓷行業(yè)銷售形勢遇冷,市場競爭越顯激烈與殘酷,陶瓷企業(yè)之間的競爭也日益轉向服務的競爭。而作為行業(yè)設計圈里的一員,更是需要不斷的學習,平時多看、多想、多煉、多總結,實現自我增值。
“展會是必需去的!”石國安說。“今年兩屆的陶博會,讓我們看到仿古磚和木紋磚的發(fā)展勢頭很猛,是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的趨勢。好帝陶瓷的品牌核心產品是定位高端的拋金磚,當然不會隨意動搖企業(yè)既有的發(fā)展定位去生產木紋磚和仿古磚,但作為設計師,看到這一趨勢,我們會考慮借鑒這兩類產品的元素,結合加入拋金磚獨特的工藝之中。我們不一定要生產這些潮流的產品,但可以借用它來做出我們與眾不同的產品。‘物以稀為貴’,大家都沒做的,你做了,機會就來了。”
據了解,石國安和他的設計團隊會不時去拜訪同行或到其他品牌的展廳參觀學習。在生活中,石國安更傾向于貼近生活,走到大街上,進到市井中,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出差時更是認真聽取客戶的意見,增長自己的見識面,綜合起來封存在大腦里作為日后調用的“靈感”素材。
■設計來源于生活,習慣很重要
提到靈感,石國安表示,靈感是來自于生活的瞬間和來源于生活的細節(jié)。平時和人多溝通也可觸發(fā)設計的靈感。事實上,對于一個設計師來說,有時候設計一個空間,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是件很痛苦的事情。石國安的做法是沒靈感的時候,就先放下,去放松,暫時跳出困局。但前提是要把這事放心上。“通常生活的細節(jié)會在不經意間告訴你答案的!有時和朋友聊天無意中談到一些話題,可能就會引發(fā)你的聯想,觸發(fā)你的靈感。”
在采訪過程中,石國安的電話不斷,非常忙碌。但他卻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玩手機,一般就睡前看看新聞和微信朋友圈的動態(tài),通常不會超過15分鐘。對于目前普遍存在的手機“低頭族”,他是非常不認同的:“我覺得人每天的生活習慣很重要。如果是我們是陌生人,那倒無所謂。但如果我們是朋友,一起吃飯或者聊天,你一天到晚抱著個手機,感覺對對方很不尊重。人生在世,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過數十年,一個人真正做事情,是在25歲到50歲之間,除了日常生活的時間,能做事的時間其實很少,所以這些時間應該充分地利用起來,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將來年紀大了,回首往事,希望不會留下什么遺憾。”說起這些,年輕的石國安臉上顯得相當嚴肅。
■設計的表達重在靈性
采訪結束后,石國安帶著記者到樓下展廳參觀,并著重介紹了一個目前為止他比較滿意的產品空間———蒂梵廷。該產品整體空間透露千年積蓄的深厚文化內涵,自然流露的田園氣息,讓人感覺古樸及沉穩(wěn)。米黃色的主磚,上面帶有玫瑰暗花,雖是啞光產品卻因精致的鎏金而散發(fā)不乏富麗堂皇的光彩。
“你最想表達什么?”這個問題是石國安在設計時不斷思考的問題。他認為,產品通過空間的展現,需要表現出靈性。“這首先要給所設計的空間確定一個主題,要清楚這個空間是要打造什么風格的,為它營造出有內涵的意境,讓人覺得這空間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個體。蒂梵廷這款產品的底紋是偏向于仿古磚的感覺,而且是啞光的,用了玫瑰花來做襯托,給人感覺細膩柔和,比較女性化。”因此最后石國安和他的團隊把之打造成了一個偏向于女性化的空間,此設計在推出后實際上也確實深受女性消費者的喜愛和青睞。
提起這些點滴,石國安滿是自豪,也相當自信。因此在被問到“心目中優(yōu)秀的設計師是怎樣的?”的時候,他有條理地羅列了三點:一是在空間表現方面,作品要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二是在設計過程中要有清晰的思路;三是要有自己的合理的邏輯觀點。
這位年輕的設計師有著比他的年齡更為成熟的想法,在人生規(guī)劃上他甚至考慮得十分長遠。他說:“如果將來我不做設計了,我會考慮到終端去做一個建材方面的經銷商。在這個行業(yè)待久了,對行業(yè)也熟悉了,對產品也熟悉,再加上我有設計方面的技能,我相信我在終端客戶服務方面會有較大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