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期是我們這個職場上所見到的最常見一個階段,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職業(yè)將來作打算,可是總是力不從心,當自己懂得應該要為自己作職業(yè)打算時,卻總是執(zhí)行力不夠,遇見這種情況的前提,可能就是出現我們今天要說的三處逆期行為。
行為一:工作了一兩年了,工資卻沒多少的增進
工作了兩年多的小呂,想起那會自己剛畢業(yè)的時候,和同學對職業(yè)的想法是:從不去談論工資待遇這塊,只是希望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來鍛煉自己?墒请S著時間的推移,小呂不得不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工作兩年多了,鍛煉卻沒有多少的長進,或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公司的環(huán)境造就了小呂的鍛煉。
小呂在這家公司已經工作兩年了,但工資才從一千多漲到兩千多,比自己開始計劃的還要差好多,當她與身邊的朋友和同學相對比時,才發(fā)現她們的工資已大大超過了她,此時的小呂,就面臨著是不是應該要換份工作,來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值不值得這個價,因為目前的工作太安逸了,可真的是一點動力都沒有了,雖然有時想想,只要能堅持下來,就一定會有收獲,可是說者有心,聽者那是可其的傷感,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難決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