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民國紫砂綠釉碗(見圖),造型輕盈小巧,紫砂質感蘊潤似玉,蛤蜊光芒忽隱忽現(xiàn),帶給人美的享受。特別是碗底中部,突出工整的隸書圖章式刻款:“國貨公司”,把人們的思緒一下推向了抗戰(zhàn)時期的歷史硝煙中。
該碗是四川榮昌(今屬重慶)安富鎮(zhèn)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生產的實用飯碗。歷史上當?shù)厝肆晳T稱安富鎮(zhèn)所在地生產的陶瓷器為“安陶”。
安陶所在古鎮(zhèn)——安富鎮(zhèn)位于重慶市榮昌縣城東部,距縣城13公里,距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38公里,是重慶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鎮(zhèn)。查古代地名史料,安富鎮(zhèn)清代曾叫“瓷窯里”。由此推論,安富這個地方的確燒制過瓷器。四川和重慶的考古工作者多次調查和發(fā)掘證實,早在宋代即有黑釉瓷器的生產。為此,國家文物管理部門將該地沿瀨溪河兩岸分布、長十里、面積達兩平方公里的宋代黑釉瓷器燒制遺址命名為“昌州窯”。而“安陶”就是在昌州窯的基礎上,于清代早期開始燒制的。該地由歷史上燒制黑釉瓷器華麗轉身為燒制陶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當?shù)馗挥懈咂焚|的儲量巨大的陶粒頁巖,質量上乘,不但可以用作日用陶、工藝美術陶原料,還可以作優(yōu)質建筑陶的原料。包括紫砂在內的安陶器物質地輕堅,細膩如玉,暢銷海內外,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古代川人歷來具有愛國護國、反對外來入侵的傳統(tǒng)?谷諔(zhàn)爭時期,川軍北上抗日譜寫了殊死奮戰(zhàn)、血染疆場的悲壯凱歌。后方的百姓節(jié)衣縮食、積極捐款,支援前線。榮昌安富“國貨公司”款紫砂綠釉碗反映了當時四川民眾提倡國貨、抵御日貨,發(fā)展民族經濟的愛國熱情,記載了后世中國人永遠不能忘懷的一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