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人物傳記>>|
尋找人與器物的美好關系

發(fā)布:2015-5-22 9:37:27  來源: 中國科學報  [字體: ]

  藝術就在你的生活當中,在你與器物之間的摩挲當中,只有當你使用這個器皿的時候,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才真正完成。

  ■本報記者  韓天琪

  中國人關注生活器物的審美始于唐、興于宋,彼時社會狀況繁榮富庶,審美情趣即開始興盛。而與西方追求器物的形式美和視覺美不同,中國古代的器物包含著東方人的審美趣味,這種“東方式審美”體現(xiàn)在人與物的關系中,是心與物、文與質、形與神、材與藝、用與美的統(tǒng)一。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東方陶藝家應該深諳此道。陶藝家姜雪子從事陶藝工作將近20年,她的作品遵循的正是人與自然合一的東方智慧。

  生活藝術化

  1997年,在參觀了中國美術館的朱樂耕現(xiàn)代陶瓷展之后,姜雪子下定決心辭去外企的工作,將陶瓷這個業(yè)余愛好變成了自己的專業(yè)。“展覽上展出的日用瓷讓我驚嘆,驚嘆于陶瓷竟然可以這樣表現(xiàn)。我熱愛造型和繪畫,而陶瓷可以融合這些。”

  于是,就有了她一直尚未完成的作品“百合系列”,這套作品前后做了8年,但在姜雪子眼里,她的作品依舊有改進的余地。

  《尋瓷去》一書的作者肖小困認識姜雪子已經五年了,這五年正是姜雪子定居景德鎮(zhèn)打磨“百合系列”的五年。在肖小困看來,“百合系列”的每一個盤子、食盒、小容器,每當過一段時間再看,幾個基本造型雖然大體不會改變,但會發(fā)現(xiàn)整體感覺有一點點不同,更加沉穩(wěn)了,“雪子總是從每個細節(jié),包括線條的一個小角度,色彩的偏差方面慢慢完善”。

  陶瓷不僅是姜雪子的作品,也是她的生活:“設計并制作生活器皿,在生活當中使用它,嘗試將器皿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用性與美的合理性調和在一起。也就是說生活器皿的美,就是當食物盛入設計好的器皿里,并放在一個協(xié)調的生活空間里時,才能真正體現(xiàn)其作品的美。”

  她自己的作品在生活中扮演著各種角色,桌上的小杯子、水果盤、燒壞的器皿則被創(chuàng)造性的用來當作小米缸或是堅果盒,她對生活的細致與認真,一如“百合系列”的獨具匠心。

  正如美術評論家白明女曾寫的那樣:“姜雪子不僅關心器皿的實用性,更注重器皿的造型美與它所包含的精神內涵……食盒仿佛天地萬物合一的媒介,承載了她本人對生活的美好愿望。”

  日用之美

  姜雪子的工作室位于景德鎮(zhèn),肖小困是這里的常客。

  在第一次逛景德鎮(zhèn)陶瓷集市時,肖小困立即被那些顏色鮮艷、形狀各異的陶瓷所吸引:“但當你逛第二次、第三次之后,發(fā)現(xiàn)它們并沒有在你心中留下痕跡。”

直到遇到姜雪子。

  “雪子的那些白色器皿并不會讓人一見鐘情。它們看起來平淡無奇,色彩也并不驚艷,器皿上也沒有吸引人的圖案,在眾多喧鬧繽紛的設計中,你會快速略過這些看似無奇的日常器皿。但無論是器皿還是盤子的線條,都伸展得大氣優(yōu)雅,它們會在你的心中留下痕跡。你也會不停回想,琢磨著那‘平凡’的外表下有什么東西吸引著你。我記得當時撫摸著食器上的木質提手,彎曲得恰到好處,那些伸展的陶瓷線條與眾不同,但我并不能說出這些特別之處在哪里。”肖小困的困惑其實也是整個中國現(xiàn)代陶瓷發(fā)展的困惑。

  景德鎮(zhèn)陶瓷集市上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或許就體現(xiàn)了這樣的困惑。

  在景德鎮(zhèn)陶瓷集市上,你很難找到一個帶把的咖啡杯。“因為帶把的杯子在燒制的過程中由于泥坯的重量分布不均勻,出產率低于不帶把的杯子。”姜雪子知道,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數年打造一件陶瓷多少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但她堅持認為,陶藝師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己設計的器皿,一邊用一邊改造,慢慢讓它成熟,才能使人與器物之間的相互磨合達到最和諧的境界。

  “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我們永遠也無法享受到這樣的‘日用之美’。”《美好家園》雜志主編蘇燕一直關注傳統(tǒng)手工藝在現(xiàn)代社會的生存現(xiàn)狀,在她走訪東亞各國尋找工業(yè)社會中遺留的“日用之美”時,深刻體會到:無論什么東西,只有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才是美的。

  “這依賴于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日用陶瓷需要‘日用心態(tài)’和‘日用價格’。”蘇燕舉例道,“日本的陶瓷市集都在公園和寺廟中,周末一家人帶著孩子,拿著野餐包,在市集挑選到自己喜歡的陶瓷后,就在公園的綠地和小河邊野餐。只有這樣生活化的場景和生活化的價格才能成就陶瓷的日用之美。”

  而日本很多著名的陶藝家至今依然過著樸素的生活,遠離商業(yè)。“日本的陶藝家從設計、拉坯、修坯到最后燒制都自己動手親力親為。這樣做出的作品帶有個人鮮明的個性標記,器物是永遠不會說謊的。”蘇燕說道。

  器以載道

  器物的價值在于“實用”,而美的價值在于“欣賞”。一個“人間煙火”,一個“陽春白雪”。這看似毫無交集的二者只有通過人——每一個器物的創(chuàng)造者、使用者——才能達至水乳交融的最高境界。

  “作為一個陶瓷藝術家,首先要了解泥性、水性和自然性。陶瓷表現(xiàn)的是泥融合在火中的生命感,追求的是泥的樸質感。”姜雪子拿起一只粗糙的陶碗說,“這些看似樸素、甚至是粗糙的陶器,體現(xiàn)的是一個陶工一輩子與陶器打交道的過程中不斷熟悉的手的放松感和愉悅感。”

  在姜雪子看來,陶工做陶瓷時不光要注重其實用性,還要注入自己的靈魂。“你要時刻希望使用者通過這種器皿在生活當中更加愉悅一些。”姜雪子笑言,“其實器皿說是陶藝家的作品,但不是陶藝家一個人完成的,而是使用者一起互動才能完成的,才能出現(xiàn)它的美,所以每個人都是藝術家。”

  “藝術就在你的生活當中,在你與器物之間的摩挲當中,只有當你使用這個器皿的時候,它的創(chuàng)作過程才真正完成。”姜雪子一直期待著,使用這些器物的每一個人都能體察到她與器物之間的這種美好關系,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它、完善它,去尋找自己的藝術化生活。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