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海關查獲174件明清等時期文物 崔儀攝
今日,記者從廈門海關獲悉,該關日前查獲一起旅客超量攜帶文物進境未申報案,查獲明清等時期瓷器文物共計174件。
當日20時30分,由新加坡飛來的MF852次航班準時抵達廈門,一名中國籍男性旅客推車選擇海關無申報通道通關。因該旅客車上裝有數(shù)個白色泡沫箱,海關關員遂引導其接受海關檢查。
經檢查,該旅客所攜帶的4個泡沫箱和1個拉桿箱內均為用泡沫薄膜包裹的瓷器,共計175件。經專業(yè)部門鑒定,其中174件為文物,涉及盤、杯、瓶、花觚、印泥盒、碗等,大部分為明朝中晚期和清朝康熙年間瓷器。目前,該案已移交緝私部門進一步處理。
廈門海關人士提醒,我國對文物進境沒有限制,但應注意個人自用合理數(shù)量,超過自用合理數(shù)量的,要主動向海關申報並按貨物辦理報關手續(xù)。如果是在國外文物店、跳蚤市場或網站購買的,還應保留原始交易憑証、購物發(fā)票、交易記錄等,在進境時主動向海關出示,作為海關征稅依據(jù)。(記者 劉默涵 通訊員 陳幸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