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wǎng) [簡體版] [繁體版] [網(wǎng)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wǎng)
 網(wǎng)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jīng)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chǎn)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wǎng)動態(tài) 網(wǎng)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chǎn)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chǎn)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chǎn)區(qū)動態(tài)>>其它產(chǎn)區(qū)>>|
退休教師捐藏品建博物館 展品被批假到慘不忍睹(圖)

發(fā)布:2015-7-31 8:42:37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字體: ]

  西風斥浙江師范大學陶瓷藝術館內(nèi)元代藏品假的離譜。圖片來源:西風微博

  中新網(wǎng)北京7月30日電(唐云云)近日,古陶瓷研究學者西風在微博發(fā)文,斥浙江師范大學陶瓷藝術館內(nèi)元代藏品“假的離譜,屬于景德鎮(zhèn)樊家井仿品作坊地攤工藝品,仿制低劣,做舊明顯,毫無價值”。這是繼6月14日,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暫得樓”(本名梁曉新)在微博上炮轟館內(nèi)展品“假到了慘不忍睹、令人發(fā)指的狀況”之后,浙江師范大學陶瓷藝術館受到的第二波質(zhì)疑。事實上,國內(nèi)多家博物館(藝術館)內(nèi)曾出現(xiàn)“爭議藏品”。2014年3月,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真?zhèn)物柺苜|(zhì)疑的蘇軾《功甫帖》展出,引發(fā)爭議。2013年7月,冀寶齋因藏品雷人山寨而閉館整頓,并被撤銷民營非企業(yè)單位注冊登記證。2007年,南京“總統(tǒng)府”陳列“中正劍”曾被指贗品。

  “花市暫得樓”在微博上指出,浙江師范大學陶瓷藝術館展品“假到了慘不忍睹、令人發(fā)指的狀況” 圖片來源:花市暫得樓微博

  退休教師捐藏品建博物館 展品被批假到慘不忍睹

  據(jù)《錢江晚報》報道,6月12日,浙江師范大學的陶瓷藝術館正式開館,藏品全部來自學校美術學院退休教師李舒弟的收藏。兩天后,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暫得樓”(本名梁曉新)在微博上指出,展品“假到了慘不忍睹、令人發(fā)指的狀況”。此話一出,頓時在文博圈各方掀起一池波瀾。

  另據(jù)《文匯報》報道,在浙師大官網(wǎng)上有關陶瓷藝術館開館的信息中,一款標明“清康熙御制”款琺瑯彩碗,無論在捐贈證書還是官方信息里,都特意加粗標明“未經(jīng)鑒定”。這4個字也標注在大部分展品之中,同時校方強調(diào),在入館須知、展品標識、捐贈證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也都指出藝術館所有展品均未經(jīng)專業(yè)機構鑒定,僅供參觀者藝術欣賞。

  盡管如此,展品仍然讓不少人頻頻搖頭。其中,最讓人詬病的,是一款“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此件原物作為“鎮(zhèn)館之寶”收藏于揚州博物館,這一國寶級別的珍貴文物存世僅有3件,眼下突然另有一款在高校中現(xiàn)身,實在讓人無法想象。另有文物考古方面的專家看后直言:“展出的梅瓶、青瓷,一看就是新的,只能算作工藝品。”

  一般而言,正規(guī)的博物館會慎重考慮展品來源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捐贈之前,相關文物主管部門必須進行文物認定。不過,取名“藝術館”,似乎并不適用這一規(guī)定。浙江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楊新平曾表示,浙江工商大學內(nèi)的浙商博物館、中醫(yī)藥大學內(nèi)的中醫(yī)藥博物館等都經(jīng)過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而對于浙師大陶瓷藝術館并不知情。

  根據(jù)原先規(guī)劃,浙師大有意將陶瓷藝術館打造成一個集教育、科研和公共文化推廣的文化平臺。“藝術館將面向學生開設陶瓷藝術主題課程、開展陶瓷藝術專題展等。實際上是向有興趣的愛好者提供一些基礎知識,因而與是否為文物并沒有直接聯(lián)系。”負責陶瓷藝術館運營的負責人說。

  “藝術館每周一三五下午對外免費開放,沒有任何經(jīng)營行為和利益參雜,被卷入這樣的風波,多少有些無奈。”該負責人介紹,捐贈者不僅在藝術館建設期間提供了部分資金支持,開館之后又無償提供了部分展品。“開幕式后,他馬上就返回了南非的家,何需作假來炒作呢?”

  浙江省博物館研究員趙幼強表示:“高校的博物館帶有公益性質(zhì),和社會是脫節(jié)的,里面有些真假問題也是帶有研究性的,如果有不對,也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校方也因為這次爭議做出了反思,藝術館方面除了考慮在標簽中對展品作進一步補充說明外,在今后展覽中,還將更加周全地考慮相關細節(jié)。

  近日,古陶瓷研究學者西風在微博發(fā)文,再斥浙師大陶瓷藝術館內(nèi)藏品造假。他稱,“浙江師范大學新開的博物館內(nèi)假的離譜的元代藏品,這些藏品,屬于景德鎮(zhèn)樊家井仿品作坊地攤工藝品,仿制低劣,做舊明顯,毫無價值所言。堂堂大學,被人忽悠還是有利益關系?欺騙學生,腦子都進水了。”

  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展出《功甫帖》 真?zhèn)物柺軤幾h

  據(jù)《京華時報》報道,2014年3月28日,由收藏家劉益謙、王薇夫婦創(chuàng)辦的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在黃浦江畔開館迎客。伴隨著開館儀式,一場名為“開今·借古”的展覽同時開幕,該展覽匯集了劉益謙、王薇夫婦多年收藏的約四百件藝術品,包括備受爭議的蘇富比版蘇軾《功甫帖》。

  另據(jù)《北京商報》報道,2013年9月,劉益謙以822.9萬美元的價格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競得了蘇軾的《功甫帖》,由于拍品價高、稀缺等原因,拍賣落槌后,藏品獲得了業(yè)內(nèi)大量關注。2013年12月,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研究員鐘銀蘭等三人公開在媒體上表示,該藏品為偽本。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該觀點引發(fā)了海內(nèi)外收藏界更大范圍的討論。對此,劉益謙立即回應稱,該藏品已經(jīng)過專家鑒定,并無真?zhèn)沃桑|(zhì)疑藏品真實性的三位專家并沒有看過該藏品,此后,拍出藏品的蘇富比拍賣行也堅定確認了《功甫帖》的真實性。

  因《功甫帖》爭議還引發(fā)了一場訴訟案。在真?zhèn)斡懻撝,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季濤先后發(fā)布了多篇文章,認為中國古代書畫鑒定沒有100%的確定,但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強調(diào)和規(guī)定博物館專家職責,不應許可博物館專家以該身份在市場上做評估。對此,持不同觀點的故宮博物院書畫部研究員楊丹霞利用微博非實名賬號公開進行了批駁、斥責,最終引發(fā)了季濤一紙訴狀將其告到法院,稱其侵犯了自身的名譽權。2014年7月15日,訴訟案迎來一審判決。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判季濤勝訴,楊丹霞需從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經(jīng)濟損失3065元等。一審判決后,楊丹霞不服,上訴至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14年12月30日,二審經(jīng)兩次開庭,最終維持原判。

  冀寶齋藏品 圈中這個萌貨是何物?

  “奇葩博物館”冀寶齋引熱議 藏品雷人遭閉館整頓

  據(jù)《新京報》報道,2013年7月14日,河北省文物局通過人民網(wǎng)公布對“雷人博物館”河北衡水市冀寶齋博物館的調(diào)查處理結果:冀州市民政局現(xiàn)已撤銷冀寶齋博物館的民營非企業(yè)單位注冊登記證,冀寶齋閉館整頓。冀州市紀委、監(jiān)察局將對相關部門責任人調(diào)查處理。

  這家“河北省最大的民間博物館”,部分藏品被網(wǎng)友稱為山寨、雷人、錯位、穿越。另據(jù)《華西都市報》報道,2013年7月7日,微博紅人、作家馬伯庸發(fā)表了一篇博文,描述他在冀寶齋的“神奇之旅”。從“鬼谷下山罐”系列到印有白話的“唐五彩人物敘事葵口盤”再到形態(tài)詭異的十二生肖系列,這些展品的“奇葩”程度超出想象。

  “你們在寫牌子之前根本就沒想好是嗎?為什么要這么誠實地讓參觀者看到修改痕跡啊!而且那后補上去的‘稀世珍品’潦草的手寫是怎么回事?”剛進行參觀時,馬伯庸便在一件“乾隆年間的紅描金皮球花盤龍長頸瓶”面前發(fā)出這樣的哀嚎。標牌上明顯的手改痕跡已經(jīng)讓他感到無語,再加上自我鑒定的一句“稀世珍品”更是讓他捧腹。

  展品中一件標注為元代“青花釉鬼谷下山罐”讓馬伯庸震驚了,讓他聯(lián)想到了那件曾經(jīng)拍出了2.3億元的珍品。不過從體型上看,二者并不能劃等號:“仔細一看,那2.3億的鬼谷子青花罐高27.5厘米,而這個高39厘米,比那個大多了。這個博物館從一開始就不斷強調(diào),我們的藏品特點是大,特別大。”旁邊居然還有另外兩件“鬼谷下山罐”。

  此外,書寫著“長孫公無忌一生輔佐皇上為朝廷立下許多汗馬功勞”白話字樣的“唐五彩人物敘事葵口盤”、足以顛覆歷史的“晉代斗彩‘三英戰(zhàn)趙云’葵口盤”以及分了公母的十二生肖系列等展品都讓馬伯庸“震撼”不已。

  《新京報》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博物館歸屬的冀州市二鋪村,兼任村黨支部書記、博物館館長的王宗泉,多年來收購4萬余件“古董”、價格多在一二百元至2000元之間,總投資在數(shù)千萬元,王宗泉以村委會名義“打白條”,館內(nèi)人員拿白條去村委會領錢,再轉交給文物商。當?shù)卮迕穹Q,因收購數(shù)量多,各地文物商排隊登門,一度呈趕集之勢。多位村民曾就村里賬目、建館問題向上級反映,稱王宗泉建館資金來源于出賣集體土地,更有村民懷疑王宗泉洗錢。

  2009年5月至12月,冀州紀檢部門曾調(diào)查王宗泉,結果以投資失誤賠了近千萬元為由,對其給予黨內(nèi)嚴重警告處分。2013年7月11日,當?shù)卣髮⑺信谱诱。而這樣一家博物館,此前擁有3A景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省級科普基地等多個名頭。

 前幾年,皇甫江在南京“總統(tǒng)府”參觀游覽時拍下的“中正劍”,下標注有“蔣介石授給部下的‘中正劍’”字樣,并未對是否屬“復制品”加以文字說明。

  南京“總統(tǒng)府”館藏中正劍被指贗品惹爭議

  2007年8月6日,南京“總統(tǒng)府”(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展覽研究部部長劉曉寧向中新網(wǎng)記者表示,關于古兵器收藏家皇甫江日前質(zhì)疑館內(nèi)展列“日本軍刀”和“中正劍”為贗品一事,館方給予正面回應,認為這兩件物品不是“贗品”而是“復制品”,而中國各地博物館展出復制品是相當普遍的現(xiàn)象,該館館內(nèi)七成到八成文物均為復制品。

  當記者把這一回應反饋給皇甫江時,他表示無法接受,“按照我的理解,復制品是嚴格按照真品的樣式在監(jiān)督下進行復制,而‘總統(tǒng)府’展出的這兩件和真品差距太大,應確認為贗品。”

  皇甫江同時給出了自己的依據(jù):九五式“日本軍刀”共有七種樣式,而館內(nèi)陳列的仿造九五式軍刀不在任何一種樣式之內(nèi)。對于蔣介石為鼓勵士氣授予軍官的“中正劍”,皇甫江認為館藏“中正劍”和真品相去甚遠。

  “即便是復制品,也應該加以文字說明”,皇甫江的看法是,館方不加以說明的做法容易誤導大眾,同時給一些不懷好意的人抓住把柄,趁機制造歷史話題。

  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館處的人員表示,博物館可以根據(jù)主題需要,自行安排展列復制品。但如果南京“總統(tǒng)府”有需要展出復制品,標注相應文字的做法會比較妥善嚴謹。

  “這兩件物品都是民間征集來的”,南京“總統(tǒng)府”展覽研究部部長劉曉寧也道出了博物館的些許“苦處”,“原件很難買到,價格太貴,承受不起,經(jīng)費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他說,民間征集來的文物魚龍混雜,收來“日本軍刀”和“中正劍”類似的文物也是在所難免。對于專家的質(zhì)疑,他們目前正在積極調(diào)整,將盡快對其配以文字說明,或直接用“投降書”撤換兩樣文物,做好年底的文物史料更新工作。

  對于這場爭議,南京民間抗日戰(zhàn)爭史料陳列館館長吳先斌認為:“民間有人對此提出質(zhì)疑,這非常好,南京‘總統(tǒng)府’應該以開放和歡迎的態(tài)度接受意見和建議。”他說,對文物展品的性質(zhì)可邀各路專家進行鑒定對比,但無論如何,要將真實客觀的歷史呈現(xiàn)給百姓大眾。

 文物鑒定領域“三無” 傳世文物專家鑒定意見不一致

  《光明日報》還曾報道稱,2011年,天津粵唯鮮集團下屬的非國有博物館,將清末民初仿制的明朝家具認定是原物,卻將一件清代家具當作仿制品胡亂擺放在廚房之中,致使應該得到認真保管的文物遭到了不必要的損害。受自身學識的限制,有的民辦博物館將復、仿制品與贗品誤認為是真品,而有的則將真品看成是贗品。

  時任中國文物信息中心研究規(guī)劃部主任金瑞國曾分析,出現(xiàn)如此混亂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三無”:無門檻,任何人只要聲稱會鑒定就可開具“鑒定證書”;無標準,鑒定水準沒有評判標準;無責任,作鑒定的人或機構、開具的證書都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金瑞國還稱,由于政策、觀念等因素的制約,擁有最大資源的國有博物館沒能成為民間收藏文物鑒定服務的主要力量,造成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此外,對于一些傳世文物,專家的鑒定意見本身也不一樣。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就曾表示,故宮的一些館藏文物,因專家鑒定意見不同,便將各種意見錄音存證,以供后來參考。在杭州的一次拍賣會上,有人將拍得的張大千畫作請上海謝稚柳、北京徐邦達兩位權威專家鑒定,結論也不相同。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wǎng)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chǎn)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chǎn)區(qū) 更多....
 >> 江西產(chǎn)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chǎn)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wǎng)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diào)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wǎng)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