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兩種資格,一種是硬資格,一種是軟資格。硬資格是你能羅列出來別人一眼就能看到的東西,比如你的學歷,是博士還是本科,比如你英語過了四級還是六級,比如你的職業(yè)經歷,獲得過什么成績等等;軟資格是包括閱歷眼界,為人,學習能力強弱,是否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等這些個人內在能力。形象的比喻它們一下,有點類似顏值和內涵。
那么,對于我們來講,日常生活中這兩種資格我們要側重哪個好呢?
硬資格中你所取得的各種證,比如會計證、記者證、導游證這些,有很多一部分涉及到從業(yè)資格,如果你想當名會計,沒有證是沒辦法上崗的,所以必須要考,不容置疑。而當參加了工作,面對同事之間的關系,包括談吐交流、人情禮往這最簡單的部分,就能夠體現一個人的魅力,而一種長久的魅力關系到一個人的高度。
生活里,要想把自己送到一個位置,就要先考慮到達這個位置的硬資格,其實這些硬資格是必備的,它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學習成果,心態(tài)和肯不肯付出,如果光有一顆努力的心而沒有奮斗的腳,或者是達到位置的能力,要知道優(yōu)勝劣汰是從不會可憐弱者的。我看過一些原本認為證書沒有用的大學生走向社會后面對門檻時的無奈,其實想想,硬資格是有助于幫助一個人規(guī)劃他的軌跡的,假設真的如果已經付出了同樣的努力,拿證書如同探囊取物,又為何不一伸手呢?側重不用,付出精力的點不一樣,所以也無謂無奈了。
比如前瞻性這一個軟資格,并不是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先天,人生而有差異,但是盡量的讓自己做一個受歡迎的人是很好的,這并不是老好人,是一種有責任、有擔當、有立場、又有方法的內在好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是對別人最好的幫助,一個有愛心的人是懂得如何發(fā)揮他的愛心的,一個人真正有能力之后,別人是能感受得到的,從他的眼神,從他的動作,從他的談吐,從他的舉手投足,一些細微的小事就能可以判斷,當然這是需要一個長期不停要求自己的培養(yǎng)。
現在很多人都缺少踏實的心,這踏實也是一個人必備的忠誠,忠誠于感恩,這也是一個人能力的一方面,穩(wěn)下來,提升自身內涵,踏實的用心去做一件事情,不要只是干想。只有靜下了心你才會有時間和心情去增長自身的眼界和閱歷,去從容的面對生活,一切的水到渠成都是源自水滴石穿,能力就是軟資格,找準自己的目標,穩(wěn)下心來去抓住一個個硬資格,一步一個腳印的走,我們才能托舉自己到一個自身追逐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