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淄博,重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在孝婦河黃土崖段綜合整治項目現(xiàn)場,赫然出現(xiàn)了幾個彩磚鋪就、造型別致的臨時停車位。這可不是普通的磚,而是新型生態(tài)陶瓷“透水磚”。
7月16日,記者來到位于文昌湖旅游度假區(qū)的山東宜景生態(tài)科技有限公司。在現(xiàn)代化的陶瓷“透水磚”生產車間,記者看到,近300米長的流水線上,作為原料的廢舊地板磚經過粉碎調配,壓制成型,然后由機械手抓取送入輥道窯,經過1300℃的高溫燒結,一塊塊“透水磚”魚貫而出……
公司董事長王閩生給記者現(xiàn)場做了一個試驗:他拿起一塊磚,往上倒水。瞬間,一瓶水全部“喝”進磚體內。“就像一塊海綿”他說,“下雨時,一平方米的磚可吸收20公斤水,喝飽后往地下滲。平時通過蒸發(fā)可增加空氣濕度,還能吸附霧霾顆粒。”
據了解,國務院2015年印發(fā)《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透水磚”成為國家大力推廣的新型生態(tài)建材。去年11月,宜景公司應時而動,與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聯(lián)合研發(fā)了生態(tài)陶瓷燒結“透水磚”這一新型產品。今年年初,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成省內首條生產線,6月12日,第一批“透水磚”正式出爐,并通過了國家質檢。
7月5日-7日,宜景公司作為全省唯一生態(tài)陶瓷“透水磚”生產商,參加了國際綠色建筑建材(上海)博覽會,簡潔、個性、新穎的產品,吸引了建材專家和商界人士的目光。
陶瓷“透水磚”,成為宜景公司從傳統(tǒng)耐材向生態(tài)建材轉型的最佳鋪墊。
“我們把原先的隧道窯改建成了最先進的輥道窯,用天然氣代替了煤氣,實現(xiàn)了零排放。”車間主任王國星告訴記者,“我們年消化地板磚垃圾5萬余噸,可有效解決我市建材垃圾長期堆存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
據了解,目前我省濟南和青島已列入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而出自本土的“透水磚”,則有望助推淄博的“海綿城市”建設捷足先登。據王總介紹,“透水磚”可以讓城市變得會“呼吸”,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這幾天,不斷有福建、浙江等地的客商來到公司,洽談省外代理業(yè)務。面對廣闊的市場,王閩生信心十足:“我們計劃年底再上第二條生產線,兩條線年產量將達到70萬平米,年可處理廢舊地板磚垃圾10萬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