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會員中心  RSS定閱  留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區(qū)動態(tài)>>其它>>|
鋦瓷匠讓破瓷重圓 3年修復破碎瓷器上千件(圖)

發(fā)布:2017-7-24 10:09:35  來源: 青島早報 [字體: ]

  沒有金剛鉆,別攔瓷器活,說的是我國一門老手藝——鋦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shù)慕饘?ldquo;鋦”重新修復的手藝,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圖》中,就有鋦瓷藝人鋦瓷的情景。從上世紀70年代后,這門古老的手藝慢慢消失,居民生活中打碎的瓷器也無處尋找修復之地。不過,這門消失的“鋦瓷”手藝,在即墨市有了新的傳承。 54歲的市民潘明燦從小在集市上就通過 “鋦瓷匠”耳濡目染,經過10多年的苦練,掌握了這門手藝。 3年時間,為當?shù)卮迕裥迯推扑榇善魃锨Ъ@吓苏f,當“鋦瓷匠”不為賺錢,而是喜歡這門傳統(tǒng)手藝,重要的是想把古老的文化傳承下去。
街頭“鋦瓷匠”日漸消失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瓷器堅硬耐磨,可持久使用,但也易碎。每當一件瓷器破碎后,便無計可施,留著無用,棄之可惜。匠人們經過艱苦的摸索實踐,發(fā)明了金剛鉆和鋦釘,后來產生了鋦補修復瓷器這一行當。”今年54歲的潘明燦說,他從小生活在即墨市藍村鎮(zhèn),因藍村在古時一直處于經濟比較繁榮的區(qū)域,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集市上總能看到“鋦瓷匠”的身影。當?shù)卮迕裾l家的瓷器破碎了,就拿到集市上,讓手藝人幫著修一下。
  也就是從那時起,潘明燦開始喜歡上了“鋦瓷匠”。這門古老的手藝讓當時還年輕的他,感覺十分神奇。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潘明燦發(fā)現(xiàn),集市上前來修復瓷器的村民越來越少,已經為數(shù)不多的“鋦瓷匠”也慢慢不見了。后來,潘明燦便開始涉足鋦瓷手藝學習,一開始為的并不是賺錢,而是想讓這門老手藝一直傳承下去。剛開始學鋦瓷時,一連幾個月總也修不好。盡管遇到了困難,老潘并沒有放棄,在接下來的10多年間,一直沒有放棄練習鋦瓷這門手藝。平時到處搜集一些破碎的瓷器,拿到家里練習。后來他又向一位民間鋦瓷老手藝人請教,加上自己的勤學苦練,終于掌握了鋦瓷的技巧。
鋦瓷老手藝全靠手感
  “居民家里的瓷器用具破碎了,尤其是精美的茶具裂縫了,覺得丟掉很可惜,就找我?guī)椭|瓷。 ”潘明燦介紹,他平時喜文玩,又擅鋦瓷。在他的工作室里,一張大桌子上擺放著各種破碎瓷片和鋦瓷工具。鋦瓷時,一般左手固定瓷器,右手握著金剛鉆,認真地在瓷碗裂縫兩側鉆出小孔,再用銅絲將裂縫鉚固,打碎的瓷碗經過這樣的鋦補后,恢復到滴水不漏的狀態(tài),神奇至極。
  潘明燦說,鋦瓷的每一步靠的都是鋸匠人經年累月練出來的手感。鋦釘眼的深度要控制在瓷器的三分之二,這種精確到毫米的活兒,完全靠經驗,用力稍欠,深度不夠,銅線穿不過去;用力稍大,瓷器壁鉆透,水會滲出。
  “從前的鋦子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做得光亮,而是將它的技能特性與器物的肌理相融合,看似隨意,卻滿是玄機。 ”老潘說,每一件需要修復的瓷器,都要經過找碴、對縫、定位點記、打孔、鋦釘、補漏……要經過少到10多道、多到幾十道復雜的工序才能修復完成。經過復雜的修補,原本四分五裂的建盞在張桂聚手里恢復了原貌。經鋦瓷修補后的瓷器,滴水不漏。另外,鋦瓷不僅是為了修復瓷器,鋦瓷本身就是一種裝飾。如今,鋦瓷匠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而一些文博機構,仍有沿用這種古老的工藝。
修復破碎瓷器上千件
  幾片碎瓷器在潘明燦手里擺弄了幾十分鐘后,幾顆鋦釘便有序地釘?shù)搅舜善魉槠,一件原本破碎的瓷器,便成了完整的瓷盤。潘明燦說,鉆眼上鋦子后,雖然看上去已經成型了,但距離一件完美的鋦瓷還差很遠,要保證鋦瓷后滴水不漏,需要精準對接。一件普通的瓷器,需要經過半天的時間才能完全修補好,原本四分五裂的大瓷盤才能恢復原貌。
  “鋦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剛鉆鉆孔再用鋦釘嵌住抓牢,使其恢復原樣,既能再使用,又有觀賞價值。 ”潘明燦介紹,隨著自己的鋦瓷手藝越來越純熟,當?shù)氐木用翊蠖喽紒碚宜|瓷,粗略算下來,3年共鋦瓷器、陶器、硯臺等上千件之多,最小的有比拳頭還小的紫砂壺,最大的有裝糧食和水的大缸。
  對潘明燦來說,當鋦瓷匠收入并不高,根據瓷器碎裂的程度以及鋦子精細度來定價,5塊錢起價,最貴的活也就100多塊。盡管收入不高,但潘明燦依然樂此不疲。他現(xiàn)在最  大的心愿,就是把這門老手藝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在傳承老手藝的同時,潘明燦將現(xiàn)代人的實際需要和審美需求結合起來,在彌縫補闕中加以藝術上的巧妙裝點,讓一件件受傷的瓷器,在他手下枯木逢春,再次綻放藝術的魅力。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RSS定閱  新聞調用  聯(lián)系我們  留言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