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慶,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近期到德化參加第一屆中國(德化)茶具文化產業(yè)博覽會。

泉州是一座經濟發(fā)達的城市,獨具特色的閩南風情以及慢節(jié)奏的生活狀態(tài),吸引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多次來到這里。茶葉與陶瓷淵源深厚,兩者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商品,承載了中華文明悠久而燦爛的歷史。
近年來,我國茶產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伴生了以陶瓷茶具為代表,種類多樣、豐富的衍生產品,并逐步發(fā)展為茶生活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廣大茶葉消費者的喜愛。茶具不僅是實用品,更成為十分典雅的工藝品。有客來沏一壺好茶,列杯分茗,既是親朋情誼,又是藝術品的陳列欣賞。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茶,當然也要配上好茶器。作為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器和茶葉之間是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的關系。好的茶器能襯托出茶葉的品質,提升人們的生活品位;反過來好的茶葉同樣能凸顯出茶器的細膩美觀,帶動茶器茶葉的發(fā)展。據我所知,一些知名的茶器銷售額,甚至超過了茶葉本身。
泉州安溪盛產高品質的烏龍茶,鐵觀音品牌享譽全球;泉州德化則是“中國白”的故鄉(xiāng),出產的陶瓷茶具同樣遠銷世界各地。一座城市,同時擁有茶葉和茶器兩大高品質的產業(yè),這在全國都很少見。既然有這樣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泉州就應該更好地將其發(fā)揮到極致,思考如何讓茶葉與茶器兩個產業(yè)更加緊密地結合,創(chuàng)造出“1+1>2”的效果。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突破。
一是,為不同種類的茶葉設計專用的茶具。比如目前占全國茶葉產量超六成的綠茶,市場前景廣闊。但在綠茶沖泡過程中,如果用傳統的過濾型茶具,會導致茶葉氧化速度太快,影響茶湯的口感。所以,這就要求生產設計茶器的人,也應該掌握不同茶葉的不同特性,根據這些特性來設計相應的茶器;而泡茶的人也要學會挑選適合不同茶葉的茶具,使茶葉在茶器中更好地釋放自己的口感。
二是,要與時俱進,對傳統茶具進行創(chuàng)新。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比以前快很多,因此在設計茶器時要思考如何適應這樣的狀態(tài),在產品上做出創(chuàng)新。德化陶瓷茶具品種繁多,近來也衍生了很多新的品種,包括配合各種流行趨勢在茶器外觀、造型上進行創(chuàng)新,為茶器未來的發(fā)展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
只有不斷加深茶葉和茶器兩個產業(yè)之間的交流,通過思想的碰撞產生出更好、更先進的理念,才能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質的產品。這樣不僅有利于提升茶葉銷售量,同樣也能帶動茶器的銷售,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英國人有喝下午茶的傳統習慣,其中配套的各類茶具和服務,都做得非常好。在俄羅斯同樣有各式各樣的煮茶器具,這些器具如果讓我們來生產,質量可能比他們還要好。因此,如果中國茶葉要進軍國際市場,讓更多外國人喜歡喝中國茶、熱愛中國的茶文化,重振以前的輝煌,光靠茶葉是不夠的,一定也要借助茶具的力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