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渡海觀音》
長寬高:13.5x12.5x40 cm
德化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因窯址位于福建省德化縣而得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時代,興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藝獨特,至今傳承未斷。它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品,與絲綢、茶葉一道享譽世界,為制瓷技術的傳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德化瓷器,以白瓷為最;白瓷之中,又以佛像為最。德化白瓷所塑佛像有性格鮮明、造型優(yōu)美、神態(tài)逼真、風格洗練的特點。有一種單純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質地美,最能體現佛教樸素、平和的思想。 早在明代德化白瓷佛像就名聲在外,一代“瓷圣”何朝宗佛像名作流傳后世,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收藏的珍品,更對佛像雕塑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形成“何派”雕塑,其開創(chuàng)的捏、塑、雕、刻、刮、削、接、貼八字技法延用至今。何派觀音雕塑注重于細節(jié)之美,精益求精,故而十分著意衣紋的刻畫,使線條流暢,翻轉自然。觀其佛像,仿佛有春風拂面,衣袂飄揚的出塵之感。
《渡海觀音》作品鑒賞:

燈光下,作品胎體通透,溫潤如玉
《渡海觀音》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創(chuàng)作,作品長13.5cm,寬 12.5cm, 高40 cm,采用德化優(yōu)質高嶺土,經1300多度高溫燒制,瓷胎溫潤似玉透光線強。觀音立于海浪之上,衣著隨風揚起,具有乘浪而行的動感藝術效果。作品傳承明代何派技法,精雕細刻,線條流暢,衣紋自然、飄逸,溫潤如玉,更展現其純凈、高雅的“東方女神”之魅力。作者以熟練的雕塑技巧和豐富的生活體驗,賦予觀音以鮮活的生命,使之更加生活化,具有超凡脫俗之軒昂器宇,至今仍洋溢著感人的藝術魅力。整件瓷雕胎白,堅實厚重,質感瑩潤。作品手刻簽名,具有很高的收藏及鑒賞價值。

雙目微斂下視,面相圓潤,安祥自若,似低垂凝思

觀音雙手藏于袖中,身披廣袖天衣,衣紋采取寫實手法雕刻,
皺處清晰可見,似行云流水,飄逸自然

觀音立于海浪之上,衣著隨風揚起,具有乘浪而行的動感藝術效果

作品胎體溫潤,釉面光滑細膩




作品手刻簽名,并落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印章


作品配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手簽名證書
是收藏及禮贈好選擇。
名家作者簡介: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
陳明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律貼,第五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化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職業(yè)藝術品鑒定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工業(yè)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古玩工藝協會常務副會長,德化縣收藏家協會會長,泉州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客座教授,泉州市特色專業(yè)領軍人才,德化縣明玉陶瓷研究所藝術總監(jiān)!
陳明良,1963年7月出生于瓷都德化陶瓷世家,師從中國著名民間瓷塑藝人陳其泰,1987年創(chuàng)辦“鳳池瓷雕廠”,先后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雕塑設計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藝美術系”;“中國藝術研究院”等進修。陳明良是德化古陶瓷收藏領軍人,連續(xù)幾次榮登央視一、二、三套《尋寶》、《一槌定音》等欄目。2015年創(chuàng)辦“瓷藝堂”德化窯古瓷珍藏館,且對外開放,讓更多人們參觀鑒學。目前由泉州市人民政府授匾“優(yōu)秀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 ,同時也是泉州市德化瓷燒制技藝傳習所重要基地。從藝近四十年來潛心于收藏德化窯古瓷研究與藝術創(chuàng)作,并編著《德化窯古瓷珍品鑒賞》、《明清德化白瓷》書。在理論學術研究和實踐創(chuàng)作的同時,將藝術探索、生活感悟、思想情感、傳統技藝中的精華提煉出來并賦予作品新的文化內涵和新的藝術生命。陳明良不但在傳統人物雕塑做得出神入化而且日用器皿設計創(chuàng)作造型規(guī)整、材質與形態(tài)美結合,相得益彰。
其作品《攜手共榮》曾于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入圍國禮;作品《文昌點舉》在2019潘基文可持續(xù)發(fā)展大講壇走進甘肅敦煌系列活動期間,獲對方贊許并收藏;作品《文昌帝君》則在2018年一次重要的國際工商界峰會上贈給克羅地亞總統。
作品多次獲得國內外金獎21項。其中獨創(chuàng)大型瓷雕如:《百態(tài)觀音》榮獲“首屆中國佛教文化用品博覽會”金獎;《志在書中》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敦煌神韻》榮獲“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百年慶典”優(yōu)秀藝術家獎等的最高榮譽獎。
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三峽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英國珍寶博物館,新加坡國立博物館等各大博物館的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