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中華陶瓷網 [簡體版] [繁體版] [網通站]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中華陶瓷網
 網站首頁 行業(yè)專題 人物專訪 陶瓷收藏 電子雜志 陶瓷裝飾 經營管理 會員服務 廣告服務
 直通產區(qū) 福建德化 景德鎮(zhèn)市 佛山潮州 山東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網動態(tài) 網站建設
首頁  資訊  企業(yè)  產品  供應  求購  展會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術  圖庫  百科  營銷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產區(qū)德化 廣東 江西 山東 湖南 四川 河北 晉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藝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輔料 衛(wèi)浴陶瓷 陶瓷機械
 您的位置: 首頁>行業(yè)資訊>>產區(qū)動態(tài)>>德化>>|
賴禮同: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

發(fā)布:2025-8-14 17:25:42  來源: 泉州市城聯社、泉州晚報社、泉州政務 [字體: ]

    人物名片

21.jpg

    賴禮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德化瓷燒制技藝)省級傳承人、全國勞動模范。

    在還沒采訪賴大師之前,就有很多人向記者介紹說:“賴禮同的紅色題材瓷雕非常有名。”帶著這樣的標簽,記者步入賴禮同藝術館,果然映入眼簾的就是十位共和國元帥的瓷雕。德化白瓷溫潤的釉面下,他們眉宇間凝結著歷史的烽煙與堅毅。這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站在朱德元帥的塑像旁,語調樸實:“做這些(紅色題材),我算是下了功夫把那份神采做出來。”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匠人對自己手藝的清晰認知,如同他手中塑造的白瓷,既明亮又帶著泥土的溫度。

    赤瓷鑄魂:烽火歲月的溫潤銘記

    就在不久前,賴禮同藝術館落成,百余件紅色題材陶瓷展品陳列其中,這是賴大師多年創(chuàng)作成果的一個集中展示,也是對其創(chuàng)作生涯的一次深情回望。賴禮同被譽為德化陶瓷界制作毛主席像的最典型代表,也被稱為“紅色陶瓷大師”。“我們那個年代的人,總是有特殊的感情,一直對這類題材有濃厚的興趣,也會經常拿他們的照片出來研究。”賴大師回憶創(chuàng)作緣起時說,“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時,三五將軍文化博物館找上門來問‘賴大師,做十大元帥行不行’?”

22.jpg

    賴大師給記者講述如何塑造紅色題材的過程

    “之前做這類題材就很有名了嗎?”

    “對,之前就做得不錯,要不然人家也不會找我。這十大元帥做了兩年,一做出來,無可挑剔,就更有名了!”

23.jpg

    《毛主席》

    聊到“有名”,賴大師是自信且自豪的。旁人看來或許是宏大敘事,對他來說,是日常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與使命的交織——日夜都對著歷史照片觀察,不放過任何細節(jié);用畫筆分析光影結構——這是瓷塑的基本功。

24.jpg

    《清澈的愛 只為中國》

    “那些照片是平面的,但人物肌肉的起伏、神態(tài)的微妙,得靠幾十年的手感去‘捏’出來。”他指了指一尊將軍像,“連他腦子里想什么,都能從眉梢眼角透出來。”

    “活眼”絕技:穿透瓷胎的靈魂

    在瓷雕藝術中,人物開臉是關鍵。“我的作品,你認真看他們的眼睛。”說著說著,賴大師打開手機攝像頭,對準《海邊女》的眼部,隨著鏡頭移動,瞳孔仿佛在轉動。隨即賴大師又讓記者站在一座觀音像前,心緒不由自主沉靜下來。“關鍵在神韻,”他道破奧秘,“看一會兒,心就靜了。”

25.jpg

    鏡頭下的《海邊女》360度都富含神韻

    縱觀賴大師的人物塑像,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這些作品的眼睛,或者精確地說,在“眼球”的塑造方面有著獨特之處。記者也嘗試用手機攝像頭圍繞《海邊女》臉部進行180度旋轉,鏡頭下,她的眼球似乎都“活起來”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從下垂的眼睛中感受到她的氣韻。

26.jpg

    《山鬼》

    2006年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山鬼》同樣貫穿這樣的技法。這尊靈感源自《楚辭·九歌》的作品,藍色浴袍外衣薄至零點幾毫米,如蟬翼輕覆于凝脂般的肌膚上,這是德化薄胎瓷塑的巔峰技藝,這樣的技藝源于他對細節(jié)的極致掌控。“三十多年前我們就會做了。”賴大師輕描淡寫,卻道盡數代匠人的積累。

27.jpg

    2.219米的孔子塑像

    德化白瓷有高達20%的燒成收縮率,這意味在做大型瓷塑上有著極大的困難。2013年,他與許興澤大師合作,耗時3年攻克大型德化瓷燒制技術難題,創(chuàng)作出高2.219米的巨型孔子瓷像,創(chuàng)“大世界”吉尼斯紀錄,該作品現陳列于德化文廟,成為當地文化地標。他說:“至少流掉1000斤的汗水,曾經5天5夜都沒合眼。因為你一停下來,粗坯就會塌掉,就沒用了。”

    薪火相傳:“臨摹”二字重千鈞

    在賴禮同藝術館里,記者發(fā)現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館內不僅陳列他的個人作品,還特意辟出空間展示弟子作品。“學徒做的東西也要擺出來,這才完整。”他深知獨木難成林,1995年創(chuàng)立博古陶瓷研究所時,就率先開設學徒工作室。“我?guī)С龅耐降,有正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其中省級大師十幾人,市級大師二三十人。”這份名單是他最驕傲的成就。

    從賴大師的講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注重“尊師重教”傳統的人。教學之道,他奉行言傳,經常會拿自己的經歷來鼓勵學生,“我學雕塑的時候哪里懂得雕塑有什么用,也不認真。我的一位老師就告訴我,畢業(yè)了什么都不會,白白浪費了好的機會。我覺得很有道理,痛定思痛,后來我就拼命學,學到全班最好。”同時,他最喜歡手把手教:“你勤奮學,我就拼命教!”

28.jpg

    賴禮同的教學時間

    面對當下年輕學徒,賴大師直言“不夠勤奮”。他堅持藝術無捷徑:“拿個紙杯,你就得捏得一模一樣!”他要求學徒從鼻子、耳朵、眼睛開始,逐個部位臨摹。“臨摹培養(yǎng)造型能力,手熟了才能生巧,生巧了才談創(chuàng)新。”這是他師承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楊劍民、許興澤等前輩的真諦,也是自己從“不懂”到“大師”的秘訣。 

    他懷念鄉(xiāng)間尊師古風——老師路過,學生必退立道旁;飯桌上師傅不動筷,弟子絕不先伸手。“以前拜師如父,父母孩子都會對師傅恭敬有加,現在確實需要多加強。”

    瓷聲遠揚:讓世界看見“中國白”

    在賴禮同的字典里,沒有“等風來”三個字。當旁人還在作坊里精雕細琢時,他已背起行囊,將德化白瓷扛進了北京城。

    2006年,他帶著素燒梅瓶《富貴吉祥》擠上石獅開往北京的長途大巴。“我當時帶了13件作品過去。”當記者聽到13件陶瓷作品竟然是坐大巴到北京,十分驚訝,細想下來,這一路的顛簸是何等的艱辛。當年,《山鬼》《富貴吉祥》《托起半邊天》三件作品,都同時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故宮大門開著,你為何不進去?”旁人的點撥成了他的行動綱領,他說,“真手藝在,更要主動走出去!”在北京的這段時間,他也同樣敲開了故宮的大門,瓶身鑲嵌細如發(fā)絲的立體菊花,工藝極其精湛的《吉祥花瓶》也被故宮收藏,成為該院首件現代陶瓷藏品。

29.jpg

    《吉祥花瓶》

    主動,是匠人的另一種鋒芒。在賴禮同的身上,還有著他對“中國白”滿滿的自豪感。

30.jpg

    《傲雪寒梅》

    2013年9月15日晚10點,央視國際頻道播出55分鐘紀錄片《瓷藝大師賴禮同》。熒屏前,賴禮同聽到主持人擲地有聲開場語:“世界白瓷看中國,中國白瓷看德化!”“這句話是我要求的!”他毫不諱言主動爭取話語權,“既然拍德化,就要把德化陶瓷整體高度喊出來!”這句被他“要求”加入的宣言,如今已成為德化官方全球推廣的核心標語。他笑得坦蕩:“目前為止,沒有比這更高的廣告語了。”

    從不懂什么叫陶瓷到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從“坐大巴闖北京”到作品在國家博物館展示,從率先開設學徒工作室注重薪火相傳到推動“德化白瓷走向世界”,賴禮同的“走出去”哲學毫無修飾:“東西再好,悶在窯里誰會知道?”這份主動背后,是德化人骨子里的硬氣。

31.jpg

     《八仙過海》

     問及愛好?他爽朗一笑:“打80分(撲克)!”毫無大師包袱。他信奉最樸素的真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付出多少,回報多少。”茶桌永遠向所有人敞開——“不管認不認識,來者都是客,先喝杯茶!”

     賴禮同藝術館后院,有一圈菜園,青翠盎然。“我們師傅都是做到老,就像老農離不開土地。”賴大師笑著說,若未與陶瓷結緣,他坦言自己“就是種田的”,“做陶瓷,我肯定是做到不能做了。”

     ◆來源:泉州市城聯社、泉州晚報社、泉州政務

上一頁 [1] 下一頁
共有  條網友評論 【發(fā)表評論
 ·推薦產品 更多...
同樂
包郵特價:360
荷葉瓶
特價:499
輝煌騰達
特價:488
幽夢
包郵特價:1299
陸羽品茶
包郵特價:888
凌云騅
特價:488
自在春風
特價:599
歡天
特價:999
竹之語
包郵特價: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郵特價:699
煙雨江南
包郵特價:2999
上善若水
包郵特價:2660
 ·本類最新 更多...

 >> 國際新聞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廣東產區(qū) 更多....
 >> 江西產區(qū) 更多....
 >> 企業(yè)新聞 更多....
關于我們  本站新聞  產品服務  幫助中心  版權聲明  網站導航  友情鏈接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 (C) 2006-2014 中華陶瓷網 Ctaoci.com 電子郵件:wxchina#qq.com
閩ICP備10020107號-1


掃一掃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