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發(fā)明了火藥,把他造成鞭炮,用于喜慶娛樂之中。西方人卻把他造成武器,使人類的戰(zhàn)爭由冷兵器時代進入熱兵器時代。
沒有了競爭的壓力,也就失去了不斷創(chuàng)新進步的動力。
當今世界,美國人橫行天下。是三次大戰(zhàn)(兩次熱戰(zhàn)一次冷戰(zhàn))造就了美國人之橫。
中國人講究中庸,講究和為貴,這是我們的哲學,我們的傳統(tǒng)。熱愛和平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條件是不會有別個打進來,亡了國。
我不是法西斯式的好戰(zhàn)分子,對于階級斗爭那一套更是深惡痛絕。但我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們中華民族要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克服我們千年之惰性,振奮民族精神,從容面對當今世界的挑戰(zhàn)和競爭。
梁啟超鼓吹《少年中國說》,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霹靂之聲,撼人心魄。
第五定律,朋黨定律
唐穆宗時期,以李德裕為首的士族出身官員結成一派,以李宗閔、牛僧孺為首的科舉出身官員結成一派,兩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訐、傾軋達四十年,史稱牛李朋黨之爭。
中國歷史上這樣的黨(派)爭持續(xù)不斷。
西漢有外戚、宦官作祟,東漢有清議黨錮,魏晉南北朝有士族門閥,唐有劉李黨爭,宋有元祐黨人碑,明有東林黨、宣黨、崑黨,清有帝黨、后黨,國民黨內有黃埔系、cc系、政學系等。
各朝各代,都有朋黨、幫派,是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歷史現(xiàn)象。朋黨現(xiàn)象,有其社會根源。
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最大特點是,他是一個宗法社會。
一部《紅樓夢》,其隱含的意義,不是什麼反封建!都t樓夢》用一個凄絕動人的愛情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古代宗法社會的基本結構及其運行特點。榮寧二府,是一個大的(宗族)家族。像一棵大樹,有主干和旁枝。親不間疏,后不僭先。有規(guī)有矩。賈王史薛,四大家族,互相倚持,結為勢力。更有皇親國戚,達官貴人,彼此回護。構成一個復雜的體系,盤根錯節(jié)。只有明晰了其中的脈絡,才算真正讀懂了《紅樓夢》。
中國宗法社會的特點之一就是盤根錯節(jié)。
一個人立于社會,并非是孤立的。在他的周圍有各種各樣的關系,親戚關系、鄉(xiāng)黨關系、同學關系、師生(徒)關系、戰(zhàn)友關系、同事關系、朋友關系、幫會關系、同志(道)關系等等。
這些關系構成了一個人的社會資源。聰明的人,運作得好,前途無量。
無論處廟堂之高,江湖之遠,都能見到中國人在忙著拉幫結派。像一個個勤奮的蜘蛛,編織著屬于自己的網絡。
網絡越大、越結實,捕獲就越多。
現(xiàn)在說打貪官,須先搞清楚,貪官后面的保護傘有多大,前后左右鐵桿關系有多硬。否則貪官打不到,反倒捅了個馬蜂窩。
對于中國的朋黨現(xiàn)象,自古以來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褒貶不一。持否定觀點的人認為,結黨營私。宋朝歐陽修卻認為,小人無朋(黨),惟君子則有之。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于社會和歷史的原因,中國人常常結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xiàn)象。許多人對此十分忌諱,刻意回避,諱莫如深。其實大可不必。
像毛澤東這樣的馬克思主義者,也公開承認,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倒是**人比我們痛快,他們的政黨內部就分為不同的派別,公開活動,堂而皇之。這是**國內政治的一大特點。
跳得太高,小心掉不下來
第六定律,黃宗羲定律
所謂黃宗羲定律。內容是關于帝國千年以來通過并稅式改革解決農民負擔問題。歷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過并稅的方式減輕農民負擔。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農民的負擔非但沒有減輕,反倒愈益加重。黃宗羲稱為積累莫返之害。
依常理來看,是有些奇怪。像王安石這樣的改革家,詩文寫得極好,富有智慧,怎麼也會犯一些不斷被重復的簡單的錯誤?
中國的農民對此有他們自己的解釋。在農村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上面的經是真經,都是下面這些歪嘴和尚把經念歪了。
歪嘴和尚何以要把經念歪?考其原因有二。一是和尚水平太差,不會念經;二是和尚故意要把經念歪。我以為后一種情形居多。
吳思先生在其《血酬定律》一書中提到明朝官員的薪俸太低,其各項必要的支出加在一起高過俸祿的收入。吳先生認為,與其他各個朝代相比,明朝官員的俸祿是最低的。明朝官員俸祿雖低,尚有俸可領,而在王莽時期,官員們從朝廷中領不到錢,俸祿為零。
讀史讀到這里,覺得十分有趣。不給官員發(fā)薪,難道讓他們去喝西北風?自古有喝西北風的老百姓,未見有喝西北風的官員。
結果是王莽時期的官員卻因零俸祿政策而大發(fā)其財。既然朝廷不給發(fā)薪,他們只好自行解決,正好有了借口,可以理直氣壯,大肆搜刮。
在我們推行各項改革措施時,經常碰到的一種情形是,兩頭熱,中間涼。中間熱不起來,自有其道理。
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霍布斯認為,人是自私自利的動物,每個人都努力要保持自己的生命。這種自我保存(Selfpreservation)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基本動力。Selfpreservation,一個很好的詞,每個人都會Selfpreservation。我以為,既然每個人都會Selfpreservation,官員們的Selfpreservation也是自然的,無可非議。
為甚麼和尚要把經念歪?為甚麼中間熱不起來?皆因為中間的官員們認為改革不利于他們的Selfpreservation。
要Selfpreservation的官員去為供養(yǎng)他們的農民減輕負擔,這是一個典型的邏輯悖論。
在這個悖論中,最關鍵的是農民和官員之間的供養(yǎng)關系,假如去掉這種關系,悖論就不能成立;蛘撸跍p輕農民負擔的同時,由中央財政給官員們以補償,兩方都不吃虧,中間也就沒有道理再涼下去。
王安石的變法,十分縝密,像青苗法之類,仔細閱讀其內容,確實為農民考慮得十分周全。令人難以理解的是,這樣的殫精竭慮,最后卻惹得民怨沸騰。
是各級官員和胥吏在其中做了手腳,搗了鬼,把一件好事攪成一塌糊涂。
吳思先生所說的潛規(guī)則,正是官員胥吏們的搗鬼之術。官員們搗鬼有術,他們不僅有潛規(guī)則,有時更是肆無忌憚,毫無規(guī)則,隨心所欲。如老百姓所說,和尚打傘,無法(發(fā))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