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從被管理者的角度看問題,沒有從其他4元角度看,是不可能列出職場的方程,也就根本不需要求解,所以只能是普通下去,如果能從組織的角度去看問題,求解了組織行為的一元,就會認同組織,同時也會被組織認同,就能成為組織的核心骨干,就能為組織做出貢獻。同理,求解了管理者角度就有可能成長為管理者;求解了老板的角度,就有可能蛻變?yōu)槔习澹蝗荒泔L風火火地創(chuàng)業(yè)當老板,其實你并不是老板;求解了第三方一元,就能夠進退有度,瀟灑走職場。
你是這樣求解方程的嗎?
很多職場人,尤其是年輕人太渴望成功了,一畢業(yè)就急于展示自己的才華,認為自己才華橫溢,能量無限,其實不知道職場有三期,即職場的學習期,大概五年左右,職場的成長期,也大概五年左右,然后才是職場的發(fā)揮期,如果前兩期準備不足,沒有積累,真到了發(fā)揮期的年齡,反而沒有任何能量可發(fā)揮了,只能是把自己從職場中“揮發(fā)”掉。白等閑,荒廢了職場前十年,空悲切!
作為職場的基層人士,應該認識到最基本的一點,機會都是給“老實人”準備的,陷井都是給“聰明人”預設好的。聰明人認為自己夠聰明,最終卻都跳進了職場陷井。而悲哀的是很多陷進都是自己挖掘開發(fā)的,在自己沒有跳進去前還充滿著期待-----他人在陷進里面掙扎的無奈,而只有當自己跳進去的時候,才開始自嘲自己挖掘前的匠心獨運,挖掘過程中的執(zhí)著與勤奮。更悲切的是已經(jīng)跳進了陷井,還不知道身陷井底。
職場當中太多的人,尤其經(jīng)理人習慣于標榜自己忠心可鑒、正確無比,卻不知道自己已違犯了簡單的職場規(guī)則。天天發(fā)牢騷、談問題、提建議,口口聲聲為老板好,為企業(yè)著想,殊不知,發(fā)現(xiàn)問題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而提出問題只是勇者,如果能貢獻出解決問題的切實可執(zhí)行的辦法才是能力,是有智慧的英雄。做忠臣容易,僅有善良的主觀愿望就夠了;做良臣難,做良辰需要超人的智慧,需要的是道與魔的非常較量,是與病毒同流而不合污。
一些高級經(jīng)理人總說老板插手自己的事務,究竟是老板插你的手,還是你插老板的手?更有直放狂言者:“老板請我來,老板就應該聽我的,不然老板花錢請我來干嗎呢”?這些看似十分正確的話,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老板花錢請你來,又什么都聽你的,把老板當3歲的孩童看待,當三孫子似的訓斥。老板花錢請個爺,天地下哪有這樣的道理?請記住,老板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老板。老板不是圣人,圣人都做了古。
無論是基層的職場人,還是高層的經(jīng)理人,都希望了解更多的職場潛規(guī)則,希望通過潛規(guī)則來求取職場成功,卻忘記了職場基本法則。人間正道是滄桑,付出才有收獲,不要試圖尋找旁門左道,如果有這種想法,或者靠著這種做法有了一些收獲,那我可以告訴你,你只能從偏門走下去,很難進入正廳。